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2章 你管这叫蚱蜢跳(1/4)
    2014年4月1日这天。

    庐州,蔚蓝科技第二超级工厂这边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邱睿率领着航天开发团队,再次来到上次观测发动机试车的那个制高点,遥望着和试车平台隔了两座山头的另一片空地。

    其实说是空地也不太准确,因为那片圆形的场地中央,此刻正竖立着枚崭新的蚱蜢火箭。

    几台燃料加注车,停在背靠简易发射架的火箭周围。

    十多名身穿厚实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为火箭加注低温燃料和氧化剂。

    这里是第二超级工厂的可回收火箭发射试验场。

    再稍远一些,还有一个纯空地的回收场。

    接下来要做的,自然是蚱蜢跳实验了。

    先前因为大半个三月份,邱睿几乎都是在上京度过的,严重拖慢了可回收火箭的进度。

    不过虽然老板不在家,没办法按照原计划开展实验,但航天研发部门倒也不至于无所事事。

    工作调整后,这帮人前阵子一边继续进行发动机在不同模式下的试车实验,逐个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另一边则是正式开展了有关九幽发动机多机联动的研究。

    本来这个问题光靠蔚蓝科技自己去钻研,需要投入的资金是小,漫长的研发周期才更令人头疼。

    好在现在有了华航天集团的开绿灯,很多技术和资料都进行了共享。

    这才让张俊峰那帮人能顺利推进研究进度,并且已经有了点眉目。

    其实邱睿也没想过一口气吃个胖子。

    第一种正规火箭,他只计划在一级火箭上塞5台发动机,不至于像n1那样把菊花塞得跟个莲蓬一样。

    而且5台九幽造成的海平面推力,怎么说也有1250吨了。

    绝对够把一根总重量千吨的火箭送出去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能达到28吨。

    是不是感觉比例怪悬殊的

    做个对比就知道了。

    就拿这年头还没成功的胖五来说。

    设计中,胖五的起飞总重量870吨,发动机海平面总推力1060吨,近地轨道有效载荷25吨,海蓝星同步轨道14吨。

    其他国家的火箭也都差不多是这么个比例,关键还都不是可回收火箭。

    这也是为什么新火箭比胖五推力、发射重量大不少,却没多几吨有效载荷的原因。

    想回收就不能像一次性火箭那样,把燃料全消耗干净,必须留下一部分返回用。

    但不管怎么说,从这些数据上也能看出来,为了能摆脱该死的重力,到底要费多少力气。

    至于给正式火箭绑上助推器,是不是运载能力能再大一点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但邱睿暂时不想这么做,毕竟就连胖五的助推器,用的也是他看不大上的液氧煤油发动机。

    单个助推器的推力才240吨左右不说,基本不具备可回收性,会导致每次发射的成本飙升。

    同理,常见于其他系列的固态火箭推进器,也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另外别光看固推劲儿大,可那玩意烧得太快,还不容易控制力度,如何平衡好推力就变成了一个大学问,可能会严重拖延整个火箭项目的进度。

    在邱睿的构思中,未来会仿照前世“重型猎鹰”的路子,直接用多根试验成功的可回收火箭捆在一起。

    如此一来,作为临时助推器的辅助火箭,就能顺利回收了。

    最妙的是,因为都是现成的部件,还不需要为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