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章 过于先进,精神鉴定(2/3)
代码量也忒恐怖了,好家伙,几百万行都够呛能打住

    咦,硬件居然也提升了,性能都快赶上现在的小型超算了。

    等等,这是什么

    碳基芯片

    嘶

    握了个飞天大草

    邱睿瞬间不淡定了。

    要知道2012年,国际上主流的芯片加工工艺刚降低到了22纳米,几乎达到了第四代光刻机duv的极限。

    后来打破该极限的第五代光刻机euv,直到2015年才由荷兰的as造出来。

    别问邱睿怎么知道的,问就是干这行的。

    而且他还知道,哪怕是后世的第六代光刻机,也无法突破1n加工工艺的极限。

    这也是硅基芯片的物理极限。

    再细微下去,就只能换材料了。

    可惜,直到他重生前,科学界都没找到适合量产的新材料,只能在并列处理等方面下功夫,曲线提高芯片性能。

    可碳基芯片就不一样了。

    更高的运算速度,更低的能耗,更高的储存密度,更好的耐用性等等,优势简直不要太多。

    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尝试用碳替换硅,无奈需要克服的难题太多,一直达不到可以量产的水平。

    但现在,一套完整的碳基芯片生产技术,就存在了他的脑子里。

    这怎么能不让人为之疯狂。

    邱睿虽然还看不懂,也没验证过,但他相信一句话。

    系统出品,必是精品

    要是把这玩意上交,那岂不是小母牛玩倒立,牛逼冲天了

    可等上头的情绪慢慢平复,邱睿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妥的地方。

    他是相信这套技术绝对有效,但别人凭什么信他。

    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材料的进步,是需要几代科研工作者前仆后继,用一次次的失败来铸就最后的成功。

    即便历史上偶尔也有突然拿出划时代成果的先例,可也不是这种原地飞升啊

    毕竟这玩意的先进程度,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跟魔法也没什么区别了。

    要是真把这种过于先进的玩意交上去,能不能收获预想中的荣誉与利益不知道,收获一份精神鉴定还是很稳的。

    这都还算好的。

    要是真有哪个“伯乐”信了,也去验证了。

    回头问他这个技术提出者相关问题时,总不能一问三不知吧。

    那特么跟把“我是挂壁”几个字刻脸上有啥区别。

    到时候等着他的恐怕就不止是精神鉴定,还要多一套切片分析。

    所以思来想去,邱睿决定,在彻底弄明白这套技术,并取得一定学术、社会地位前,绝不能向外透露哪怕一丁点儿风声。

    咱是重生,不一定就是天选之子。

    该谨慎的,还是要谨慎一点。

    但上次的固态电池技术也是,这次的碳基芯片技术也是。

    守着这么多座宝山,却只能干瞪眼,邱睿不禁浑身难受,感觉错过不知道多少个亿。

    不行,计划有变。

    得想办法搞点技术变现,不然老子怕是要道心不稳啊

    正好这次人工智能和车机系统都进化了,高考复习也差不多到头了,那个计划就不用再等了

    就在他琢磨着具体要怎么操作之时,一阵急切的敲门声突然响起。

    紧接着,就是老妈的怒吼。

    “你在里面干嘛,都洗半个多小时了,水电不要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