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7章 盛墨兰 177(1/2)
    想要一个国家强盛繁荣,最要紧的是要拥有一块广袤无垠,物产丰富的土地,农业是工业的基础,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文明延续下去的基础。

    其次,便就是强大的武力和繁多的人口。

    早朝后,李墨兰留了一些官员下来,叫他们先等在偏殿,率先接见了中书、枢密院、户部和市舶司的官员,以及负责制造船舶的官员。

    市舶司创设于唐高宗时期的广州,总管海路邦交外贸,职责为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抽分。

    当时部门还不叫市舶司,而是市舶使,直到宋太祖年间才改名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市舶司。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市舶收入从建立初的稀少,暴增至去年的四十二万两白银,在朝廷财政收入方面,已然占据一席之地,且潜力惊人。

    李墨兰看着底下的市舶提举、市舶指挥等市舶司的文武官员,道“市舶收入在我朝财政收入中占比颇大,但各地的管理制度不够统一完整,限你们一月的时间,商讨出一套合理且实际可行的制度方案上来。”

    市舶司的文武官员闻言精神大震,揣测李墨兰接下来应该是要大力扶持他们部门了,登时一个个精神亢奋的齐声应道“是,微臣遵旨。”

    看他们都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且兴致高昂,很有想要大干一场的架势,李墨兰满意点头,笑道“往后有的你们忙碌了。”

    市舶提举忙道“陛下言重了,为陛下效力原就是我们分内之事。”

    不忙碌,如何能升官进爵,市舶司的官员一个个都亢奋了起来,连连应和。

    李墨兰抚掌大笑“好好好,你们有这份心气干劲就好。”

    “翟东鸣。”

    “是。”

    得到李墨兰的示意,翟东鸣忙调遣小太监将早前誊抄好的册子分发了下去,一众官员纷纷阅览起来。

    册子里攥写着更先进的船舶制造技术。

    工部尚书舒建一看着册子里船图上标注的数据,当即一惊,认为那样大的船只太脱离实际,不禁快速瞥了一眼李墨兰后,忙去看文字内容,待看完了,猛然提起的一颗心这才回落。

    见舒建一看完了,李墨兰笑问道“如何,你们可有信心建造出来”

    舒建一转身同工部负责船舶制造的官员碰头讨论了一会儿,回道“臣等定不辱命。”

    见一旁的户部尚书郭自勤蹙眉思索,李墨兰问“郭卿,可是有什么难处”

    郭自勤想了想,问“造一只大船倒是不难,问题是陛下准备造多少只这样的大船”

    “两年内最少十只。”

    李墨兰感慨道“番薯的由来你们都知道,既然安南有此圣物,那其他国家会不会也有如番薯般高产且易于种植,易于饱腹的食物呢”

    “辽国、西夏、吐蕃、大理,这些我国以东的内陆地区里盛产什么,通过汉唐两朝的记载,我们知道,但像安南这般的沿海国度,我们就知之甚少了,若不然,番薯应该早就在汉唐时推广开来了。”

    郭自勤道“可如此一来,所耗人力物力财力巨大,恐怕财政恐要吃紧,且还不知要耗时到何日才能有结果。”

    李墨兰点头,“你的顾虑我明白。介于这个问题,我思虑许久,决意组织一支船队,船上置备香料、药材、布匹、瓷器、茶叶等货物,自南而下,卖到占城越南、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西亚、真腊柬埔寨诸国。如此一来,我们既可以收集良种;还能为朝廷财政创收;同时还能顺带摸索其他国家的实际情况,此乃三全之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