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维奇解释着自己的理由,但可能又觉得这个问题延伸出来有太多太多的理由,索性直接下了结论。
“陈,你就这么想吧,如果让内线球员去外线活动,那我们还要后卫干什么”
在波波维奇看来,场上五个球员,各司其职,后卫有后卫的责任,你内线也有内线的责任。
身为一名内线球员,你可以没有后卫那样花里胡哨的进攻技巧,但你永远有一个基本任务,那就是保护篮筐。
你跑到外线去承担了后卫的责任,那篮筐谁来保护
他身边,卡莱西莫也是点头赞同。
中锋跑到外线持球进攻,那该叫你中锋还是后锋
那么大个子,撅着屁股运球进攻,多别扭啊
“你们说的有道理。”陈宇笑笑点头,并没有反驳。
不过波波维奇这么反对,那陈宇心里反而有底了。
在德安东尼那一套战术体系下,如果把米利西奇按照常规中锋那样去培养,反而会出问题。
德安东尼的战术对速度的要求太高了,他今年甚至于提出每一次进攻回合都要在10秒以内,甚至于更短。
这個时间,如果像常规中锋那样去增重,练力量,可能进攻都打完了,人还没落到位。
其次,陈宇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也和这一段时间的阅历,感受有关。
穆里尼奥那一套战术周期化的理论,陈宇已经快要翻烂了。
这里面有很多概念其实是共通的。
比如在设计一支球队底层战术的时候,理论中就提出,可以从一开始,就有目的性的去选择优势的球员。
也就是在特定位置,把球员的需求设置的更高一些,提出一些更容易产生优势的条件。
而到了篮球场上,也是一样。
最终目的就是创造位置上的优势。
一个中锋,出现在反常的位置上,比伱的中锋速度更快,比你的后卫更高,优势就这么创造出来了。
陈宇就是努力在把米利西奇往这个方向去培养。
而在陈宇看来,杜兰特也有这种潜力,甚至于比米利西奇更适合这样去培养。
后卫一样的灵活,中锋的身高,无论面对谁总能创造优势。
有优势,就更容易得分。
而这其中出现的劣势,让别的球员,或者战术来弥补就是了。
毕竟是一个团队。
但很显然,这样的思路,在波波维奇心中就是异端,到了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地步。
可越是这样,说不定会有奇效。
几人说这话的功夫,比赛已经临近尾声。
最终魔鬼山还是输掉了比赛。
但仅仅输了3分。
这是系列赛,输掉一场问题不大,接下来还有调整的空间。
从圣安东尼奥离开,陈宇并没有在菲尼克斯多待,立刻去了波特兰。
而就在陈宇前往波特兰的这一天,联盟最震撼的交易完成了。
陈宇上飞机的时候,手机就响个不停。
掏出来一看,全是熟识记者打来的电话。
电话轰炸还不够,不断的还有短信进来,内容全是问奥尼尔交易的,问消息是不是真的。
消息当然是真的。
昨天陈宇就已经知道了,甚至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