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河送她回老宅的时候,胡玉莲才拧着他的耳朵骂道“你傻啦为啥房本上写的是春杏,咋不写你自已的”
在胡玉莲看来,钱是自家二小挣的,房子自然该写到二河身上。儿媳妇虽然亲,可再亲还能亲过自已身上掉下来的肉。
以前,媳妇在没有熬成婆之前,在婆婆心里还是外人这是当时或者说即便是几十年后,也是普遍存在的想法
“娘我和春杏是一体的,房子在谁身上都行以前我混账的时候,对不起她很多”
“现在有能力了,就应该补偿一点这些天来,虽然春杏过的也开心可我能看出来,她的心始终没有彻底放下来”
“就你酸事多”对于二河的解释,胡玉莲有些不以为然“这天下哪有把房子落媳妇身上的,没这个道理”
这个年代,房子户主是女人的事不能说没有,但在农村几乎很少发生。即便是寡妇家,房子户主也是挂在亡夫名下的。
这也是旧时代吃绝户风俗的由来,除非寡妇或者女儿招上门女婿。确定了这个家庭会继续在村里繁衍,才会把房子过在寡妇或者女儿下一代身上。
“娘时代变了以后女人也能当家做主了一套房子,让春杏安个心多好”对于老娘的抱怨,张二河只是笑了笑
“对了娘,还得麻烦你给我找几个人,最好会点木匠或者泥瓦匠的活县城里的房子得加个门面”为了转移老娘的注意力,张二河说起了找人手帮忙的事
“这还不好办临时木板房,那个干不了”刚回来的时候,张二河已经把要搭建临时房屋的事告诉他娘了。
“娘你看着给张罗吧明天一早就跟着去,一天一个人算1块工钱,最好再找个做饭的人”县城饭菜不便宜,还不如找个人做。既省钱吃的还好
“行啊”胡玉莲走了两步突然迟疑道“二河,你说让你二叔去跟着干咋样。做饭的话,让你招娣姐行不行”
“二叔当然行啦就是不知道二叔去不去”他们家和二叔家虽然因为过继的事,闹得有些不愉快。可到底是自家人,能照顾的话,张二河当然不反对
就是不知道这些年了,他二叔能不能解开心中的结
“对了我招娣姐去县城做饭,她婆家能愿意”
招娣姐是张二河他二叔家的大闺女,比他大三岁。小时候的张二河,没少跟在她屁股后面跑
大哥从小木讷老实,张二河小时候惹了麻烦总是先去找招娣姐,而招娣姐也总会护着他。
让招娣姐去做饭挣点小钱当然没问题了。可这年头不比以后的打工潮兴起的时候,一个女人孤身去县城做工,婆家估计不会愿意
“唉啥婆家愿意不愿意的”停下脚步,胡玉莲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没人。才小声对二河道
“你招娣姐和夫家闹架,昨天就带着孩子回娘家来了”
胡玉莲也是今天去公婆那里才知道的。虽然她公婆偏心老三家,可作为大房媳妇,总不好真就不去看老头老太太
这是礼法孝悌问题,即便是做样子也得做好。不是她多待见公婆,而是做给下一代看的。
就是做给自已儿媳妇瞧的。看见了没有,老头老太太再不公平,我胡玉莲照样得孝顺,哪怕是表面上的孝顺。
国朝自古就把孝作为立国之本。
而能把孝这一传承流传下来的根本,就是一代代人前仆后继的坚持。
人往往都是有样学样的,你孝顺自已父母辈。儿子也会学着孝顺你
“闹架我看是被打了吧”他招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