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绕过这几个地方直接打应天,或者离应天比较近的太平,这个补给线拉得太长。甚至可以说没有补给,长江上随便设几个卡,就把你的粮草给断了。再把上游一堵,把长江当个口袋,他这几十万人马就都装这口袋里了。
而且应天肯定也不是一两天就打得下的,只要朱元璋扛到徐达、常遇春回师,打应天的计划自然就破产了,而且想撤还不好撤了。
退一万步,应天哪怕被打下来,只要没干掉朱元璋,被他跑出来。朱元璋东边有汤和,南边有李文忠,北边有徐达、常遇春,西边有朱文正。这四路再一合围,陈友谅就跑都没地方跑了。
再来看看打洪都的战略,江西本来就是陈友谅的地盘,是上次他攻打应天失败后,江西的胡廷瑞看苗头不对,带着手下投降了朱元璋,而且朱元璋还答应了胡廷瑞,保留了这些降将对军队的领导权。
所以这期间还出现了兵变,是徐达去镇压的,可以看出陈友谅在江西的群众基础比较好。而且陈友谅应该也没想着要一棍子打死朱元璋,只是想把以前的地盘拿回来。
他把江西搞定后,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战是和都可以,也可以再跟张士诚合计合计,两面夹击朱元璋,这样战略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上了。
所以笔者认为陈友谅在战略选择上问题不大,利用这个tig打洪都,应该是当时的最优解。
再来看战术执行。
打洪都肯定是越快越好,毕竟夜长梦多。但洪都毕竟是个大城市,不那么好打,如果没有迅速拿下,还要有b计划。
所以陈友谅先是闪击洪都,不出意料,没有迅速拿下,于是执行b计划。
先围洪都,再慢慢蚕食江西其他地盘。江西以前本来就是他的地盘,朱元璋自己的“中央军”基本都在洪都,其他地方的部队都是投诚过来的,就派了几个官员去接管。所以江西其他地方,像吉安,赣州等州县很快就被陈友谅的人拿下了。
围了洪都以后,不光粮草给断了,信息渠道都给掐了,不让朱文正去应天搬救兵。这个执行得很好,但不完美。
很好就好在朱元璋在洪都被围两个月后才收到消息,不完美则是朱元璋最终还是得到了洪都被围的这个消息。
战术执行到这里出了点意外,敌我双方估计都没料到朱文正带着两万人马,硬扛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整整八十五天。
这八十五天太重要了,如果朱文正没扛住,那朱元璋基本上就不用来了,直接退回应天算了。如果陈友谅拿下洪都,朱元璋再打回洪都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里顺带提一嘴朱文正,朱元璋哥哥的儿子,他的亲侄子。朱元璋哥哥死了后来投奔他,基本是他当亲儿子一样一手带大的。跟他的亲外甥李文忠的情况类似
洪都保卫战朱文正立了大功,从这整个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来看,说他是首功也不为过。据说战后老朱没重赏他,他心生怨恨,后来就反了,然后被软禁到死。
史料里记载了他的三个罪行,一是私生活不检点,强抢民女;二是床上雕龙画凤,有僭越之嫌;三是暗通张士诚,想投敌。
说实话这几个罪名感觉都挺牵强,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有机会再分析一波。
接着聊鄱阳湖。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陈友谅有两个选择,第一,撤,带着全家老小回家,下次再战。第二,干,就在这里干一票大的,跟朱元璋决一死战。
他选择了干
这个选择理论上没问题,毕竟自己不仅人多,而且战舰又多又大,六十万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