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仔细一点,就是将图案之外的底子全部铲平,使图案突现,立体感强烈。
与一般硬木家具的“起地”浮雕法相比,同样的图案,“铲地”浮雕需要多倍工时。
而且这些浮雕底子平整如镜。
这中精湛对技术可绝对不是普通工匠能做得出来的。
除了上面这些,戴红旗眼前的这个紫檀万历柜八扇门板与两面柜膛立墙都有高浮雕五爪云龙,
这些龙雕或俯首或下窥
龙身辗转,气宇轩昂,龙爪张弩,矫健有力;足间牙板雕海水江崖,磅礴欲出。
龙头饱满、双角上扬,鬚髮飞扬、身躯婉转、鳞片服帖及龙爪张弩,皆用心刻画。
每幅云龙图案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
每隻柜门双龙龙头略高出门框,既与柜体保持一致又成顾盼之势。
这些雕刻的云龙共计九条,
明喻九五之尊,
威仪四方。
在古代,一般雕刻龙,尤其是九五至尊的龙雕,一般只能是皇帝使用的。
在这九龙之外,还使用了欧洲经典的“西番莲”纹为主要雕饰纹样。
图纹随龙形蜿蜒缠枝而上,灵动自然。
这个造型和被列强焚烧一空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内的西洋建筑风格同属一脉。
这种西番莲纹饰在乾隆一朝可是十分流行地。
眼前的这只柜子,让戴红旗看的是如痴如醉。
且不说这柜子使用的紫檀料,就光是这柜子上的雕工,就已经让戴红旗是不能自拔了。
戴红旗眼中亮光闪烁
,他觉得自己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只柜子应该就是清朝乾隆皇帝在1775年夏天,让人专门制作的。
柜子制作成功的时候乾隆皇帝当时甚至还在柜门的内侧御题了一首西番莲赋,来专门咏叹对着西番莲花纹的喜爱之情。
这些在资料上可都是有明文记载的。
戴红旗打开柜门,仔细查看了一番,果然在柜门的后面,看到了那首西番莲赋考花谱则类属之荷,非水植而名乃曰莲。弗经见于中国,谁与号谓西番
这一下戴红旗就完全可以肯定了。
眼前的这只紫檀万历柜子,就是当初乾隆皇帝下令督造的那只柜子了。
真是没想到,今天居然在异国番邦女王的地下密室中见到了它。
至于这只紫檀万历柜为什么会流落在这里。
其实也不难猜测
据史料记载,乾隆见他祖宗去了之后,他的儿子嘉庆,为了抹除太上皇在宫廷内的影响,就把很多乾隆喜欢的东西,一股脑的挪进了圆明园。
其中就包括乾隆最喜欢的这只紫檀万历柜。
乾隆皇帝活着的时候,这只柜子就摆放在他的御书房。
柜子里面专门摆放着他喜爱的一些宝贝古董。
平时有闲情逸致的时候,就会打开柜子,把里面的宝贝拿出来观赏,把玩一番。
没想到后来,却成了圆明园里的一只摆设。
再到后来,这只中西合璧的佳品,在列强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之后,就此消失。
国内众多的专家猜测,这只柜子可能在烈火中被烧了成灰烬了。
哪里想到是被当初列强抢走,然后运回了鹰国,送给了女王。
而女王却将这个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