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之前,张斌便写出了一个详细的章程。
按他的想法,这次改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扩大内阁,将批红权下放给内阁。
以后,内阁大学士将增至九人,六部尚书直接兼任内阁大学士,上面再设内阁首辅一名,内阁次辅两名。
这票拟还得写,不过是由六部尚书兼任的内阁大学士来写,以后朝廷各衙门和地方各级衙门呈上来的奏折都必须写明是呈交给六部哪一部的,这样就省去了内阁首辅分发奏折的环节,也避免了很多猫腻产生。
而批红则由内阁首辅和两名内阁次辅负责,这三个人,一人负责两个衙门,一旦哪个衙门的奏折出了问题,不但这个衙门的尚书要收到惩罚,连带批红的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都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第二,加强监督,将都察院从施政体系中独立出来,同时由所有勋贵推选出九名最具权威的勋贵,定期协助皇帝问政。
以后都察院只有监察的权力,没有权力施政,也就是说,他们可以监察百官,但是却不能再直接参与施政。
而九名推举出来的勋贵平时并不过问朝政,每隔三年,京察或者大计的时候他们才会协助皇帝来考察官员的施政成果。
这个改制的章程内容并不是很多,却耗费了张斌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以致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他都晕晕沉沉,两个眼皮子直打架。
他毕竟有点上年纪了,而且刚从数万里外的欧陆赶回来,又熬了个通宵,精力不济,纯属正常。
永兴帝朱慈烺也显得十分的疲惫,他虽然年轻,但连熬两个通宵之后他也有点顶不住了,这个时候,他是真希望能赶紧将批阅奏折的事交给内阁全权处理了,这样搞下去,他真怕自己会英年早逝。
这天的早朝就这样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了,刚从欧陆赶回来的太师卫国公内阁首辅张斌整个早朝都没有说一句话,皇上也是心不在焉,很多事情他甚至都懒得跟朝臣啰嗦,直接就是一句再议,连怎么议,什么时候议都没有说。
他们的表现着实有点奇怪,满朝文武甚至都开始暗自担忧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太师卫国公覆海数万里出使欧陆,回来之后竟然一句话都不说。
而皇上的表现就更奇怪了,这皇后刚生了个太子,国丈也刚好回来了,皇上竟然没精打采,难道是皇上和太师卫国公闹矛盾了
如果这两个人闹矛盾了那可不得了,大明朝堂必将掀起一股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