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30章 两个院士班!(1/2)
    赵原在天华成为万众瞩目的核心,很多人觉得医院出了个大咖,与有荣焉,但也有人觉得不开心。

    林致远属于后者。

    林致远当初被开除之后,走了药代这条路,刚上手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离开医院,完全是明智之举,一个月几十万名轻松到手。

    难度在于,他要转变身份,以前被别人舔,如今要舔别人。

    林致远虽然名声臭了,但他在圈内认识很多人,尤其是在粤省医疗圈,大家都知道他曾经是学科带头人。

    林致远知道里面的门道。代理商会选择一些年轻有潜力的医生投资,今天买个饭,明天送袋米,时不时地拉出来吃一顿大餐,自掏腰包赠送手术器械,还帮忙解决发论文的版费。

    这些小恩小惠,他曾经都经历过,所以运用起来极为顺手。

    在他的计划里,过个十年,等住院狗成了学科带头人,自己月入百万也不是问题。

    不过,事情还是发生变化。

    前段时间,整个粤省刮起了“妖风”。

    别说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了,就是社区医院的住院医都开始讲规则,跟自己划清界限。

    一个年轻医生拒收了他送的礼卡,反手还跟医药公司来了一个投诉。

    林致远为此丢了饭碗。

    他觉得愤愤不平

    为什么自己的时运不济,难道永远无法翻身了

    再看看自己的对手赵原,如今变成了万众瞩目的榜样。

    他不甘心,用尽一切办法,试图找到赵原的破绽。

    最终他想到了一个途径。

    他花了大代价,搞到了赵原刚进天华那两年的手术病历。

    那时候赵原的手术量最大,关键是还很稚嫩。

    尽管手术结果都没毛病,但病历的话可能反而会出现问题。

    一份病历,几千字,各种检查、病程记录、大病历、术前讨论、手术记录、病情改变,纷繁复杂。

    林致远或许手术能力不及赵原,但以他的经验,想要在病历中找到问题,应该并不难。

    然而,事与愿违。

    他研究了两个月,没有找到任何的瑕疵。

    林致远想不通赵原为什么会如此严谨。

    手术做得没问题,文字工作就没必要做得那么精细,但赵原的每个简历都做得极为详细,仿佛生怕病人会跟他打官司。

    林致远又翻起了一个病历,仿佛从书写规范上扒下来似的,标准、整齐,连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没有。

    查体、检查等各种容易出错的地方,也做到了滴水不漏。

    要写出一份标准的病历,是需要花费心血的,但赵原做到了每份病历都是如此的完美。

    终于林致远选择放弃在病历上做文章了。

    这是个面面俱到的家伙,真难对付

    赵原坐在办公室内听着黄罡报告今年医学院大一考试情况,在过去的一年里,这批学生在近乎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下,打下的根基要远远超过往届。

    首先,这批学生的录取分数线特别高,比往届要高了二十分,跟中庸医学院差不了几分,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特别突出。

    其次,赵原对医院大一新生的老师全部做了调整,大部分学科都是医院科室主任级别去上课,而且不允许科室主任的研究生代课,确保教学质量。最后,这批学生的自驱力比较强,他们知道第一年特别重要,会遴选出一个小班,直接进入医学院轮岗,要知道这比其他同龄医学生提前四年进入医院,直接能赢在起跑线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