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2章 继续 (二合一)(1/4)
    第302章 继续 二合一

    小成本电影可以说是带着原罪诞生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起初从事小成本电影制作的人,主要是一批即将毕业或者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贾樟科、王晓帅、路学常、张员等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还有一部分人是电影发烧友,看得多了,因为热爱,也开始试着拍摄自己的电影。

    这群人后来被统称为中国第六代电影人。

    相对于前几代电影人“师父带徒弟”的漫长成长经历,第六代可谓是接受了正规院校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

    只是不管他们储备多少专业知识、胸怀怎样的大志、有着怎样的热情。

    因为年轻,因为第五代电影人的风头正劲、如日中天,他们手头没有太多的资金可以用于艺术创作,资本也不放心给他们太多的资金。

    所以他们只能看菜吃饭,去拍摄一些小成本影片。

    相较于繁华的都市,边远地区的边缘人士的生活显然更容易拍摄,后来竟然由被迫如此,进而演变成为一种拍摄习惯、创作风格。

    再加上年轻气盛,青春期的叛逆似乎还在第六代电影人的骨子里蹿动。

    这就导致第六代电影人的影片多为灰色基调,观念执拗而激愤,情绪压抑而沉重,故事情节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

    这类影片多数情况下不能担当起服务主流社会的重任,一度被打入冷宫,无法进入正规的商业院线进行展映,再小的投入仍然是亏损。

    管唬自然也是如此,年轻时期初生牛犊不怕虎,爷傲奈我何,埋头就是干,四处筹钱,好不容易拍出处女作头发乱了。

    结果这部片子前前后后改了一年,剪了一千多尺的胶片才通过审查。

    恰逢当时的电影业近至冰点,没啥电影可拍的管唬,选择暂时转向电视剧领域。

    第一部电视剧上车,走吧便拉上了黄博,俩人就此结缘。

    之后又拍摄了黑洞、冬至、七日、生存之民工

    他也是第六代导演中少数转型拍摄电视剧的导演。

    但是自2006年开始,天狗疯狂的石头落叶归根等小成本影片连续创造高票房收入的神话,刺激了内地电影市场的神经。

    尤其是疯狂的石头,以区区300万人民币的投入,斩获3000万元的票房回报,成为小成本电影进入电影市场具有示范意义的标志性作品。

    随后一系列的小成本电影开始风靡内地电影市场,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管唬一瞧,宁昊能摸得我管某为啥不能。

    也多亏冯晓刚等人用贺岁片带起的热度,市场近几年逐步好转,大家慢慢养成买票看电影的习惯。

    于是管唬想借着这个大时代的潮流努力弄个小成本电影,测试一下自己还能不能在这个行业里站得住。

    这才有了一部既有艺术气息又兼具商业元素的斗牛。

    伴随着低沉的音乐响起,电影结束,灯光亮起,观众们“啪啪啪”地鼓起掌。

    大伙都挺激动,看着几位主创,管唬、黄博和闫倪,来到台上不断地鞠躬。

    “谢谢,谢谢。”

    观众席,在灯亮的那一刻,刘施施小脸红扑扑的,眼珠咕噜一转,也不知想到什么,偷偷摸摸的和罗进换个座位,贴着唐焉。

    两姑娘说几句悄悄话,接着动作统一,戴上口罩,伸手下压帽舌,肩膀耷拉,身子跟着往下滑,然后猫着腰往影院外走。

    过道两侧的观众虽好奇,却也没去仔细看,大多数人的视线都在几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