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到时候得开个碰头会,你参加一下。”叶志娟吩咐道。
“好。”唐植桐一并答应,这年头没有什么网络视频会议、没有公文电子流转,很多事情都得面对面沟通,越往上面越明显,只是唐植桐没想到自己面对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而且还跟本职工作没关系。
“能拿的了吗不行的话,明天再过来一趟。”叶志娟手头的事情还有很多,没有多留女婿。
“没问题,我干投递的时候,天天去转运处驮信报,比这多多了。”唐植桐起身,走到角落里,一手一个,一点都不偏沉。
“行,那我就不送你了。”叶志娟帮女婿将办公室的门打开,送他离开。
唐植桐将信绑在后座上,出版社的同志收拾信件不是专业的,看着麻袋不小,但里面没有呈规则性摆放,有些蓬松。
唐植桐边绑边琢磨,也许这些信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多。
回到家的时候,张桂芳将一封信交给唐植桐“桉子,今儿有你一封信。”
“得,今儿跟信过不去了。”唐植桐先将两麻袋的信放进西厢房,才回头从张桂芳手里接过信。
“这些都是文文说的信”张桂芳看到两个麻袋,问道。
“嗯,不老少呢。”唐植桐没有忙着去拆麻袋,而是先把手里的信给看了。
信是马克俭写的,看邮戳是今天早上寄的,下午就到了自己手里,这速度很给力。
马克俭在信里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感谢,然后表示自己接受唐植桐的好意,同时留了面点师傅的姓名。
“你今儿就要收拾”张桂芳看看儿子,再看看麻袋。
“嗯,都要整理出来。”唐植桐看完马克俭的信,将信塞进信封。
“行,那今儿我做菜吧。”张桂芳自认为帮不上儿子什么忙,就把家里的事务主动承担了过来。
唐植桐在厢房,先用外挂把炉子点着,然后找出信纸给马克俭写了一封回信。
信的内容也不多,主要是告诉马克俭,这事推动的不会那么快,让他耐心等一等。
写完信,封好口,唐植桐找出个笔记本,准备用来记录各种意见,然后开始整理信件。
唐植桐没有当过老师,更没有阅卷的经验,但有参加过高考阅卷的朋友。
朋友仔细给唐植桐说过,一份高考作文在阅卷老师视野中停留的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
阅卷老师那真是一目十行,然后根据经验给出自己的评分。
对于学生来说,书写工整非常重要,因为在阅卷老师眼里,书写工整会有一个卷面分,其次才是内容。
只要内容不跑题,作文分数一般都在中上。
可能会有人问,作文分数这么多,差一分就是好几百名,就凭阅卷老师一分钟内的主观评定,决定一个学生十几年的付出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每一篇高考作文都不是由一个阅卷老师看,而是最少两个老师前后批阅。
只要两次打分差别不大,则采用主阅老师的评分。
如果两次打分差别在多少分以上,这份试卷就会出现在组长桌上,由组长组织老师们会议评定,最后判定到底值多少分。
在电子阅卷实行之前,这种方式非常麻烦,电子阅卷实行之后,阅卷就简单了很多,而且是双盲的,彼此看不到对方打的分数,更加公正。
唐植桐这回体验了一把当阅卷老师的感觉,写字潦草的,直接扫一眼,如果没有什么建设性意见,则直接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