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何炜耳边传来了王元灵的提醒,他的思绪又被拉回了摆在眼前的接收装备和装备测试上。
而那四门山炮的外型则颇为奇怪,身管比较短,外形低矮,火炮的防盾则是波浪形,也是何炜此前从未见过的型号。
军委会拨发给陆军突击总队的装备于第二日即运到了汉口车站,在王元灵的亲自督办下,这批苏械装备也完好无损的被运回了陆军突击总队的营区,而何炜也终于见到了这批需要突击总队来测试试用的苏式武器究竟是个什么成色。
但也有不同之处,这六门战车防御炮的火炮口径似乎要比德国造的三十七毫米战车防御炮要大,而且两个炮轮是橡胶辐条轮胎轮而非是木轮子。
“这些装备的情况怎么样”
“总队长,我们已经和运装备的人完成了交割,这批装备有枪有炮,弹药也不少,具体的明细全在这册子上了。”
何炜接过册子,只见册子上写着“1932式45毫米战车防御炮六门,1909 762山炮四门,莫辛纳甘步枪一百支,德克恰廖夫轻机枪二十挺,马克西姆重机枪六挺,四十五毫米战车防御炮弹一万发,762毫米山炮弹二百五十发,俄造七点六二毫米枪弹二十万发。”
看着册子上的装备数量,何炜心道这批装备的数量还真是不算小,重机枪够装备一个机枪连的,轻机枪也步枪也足够装备两个步兵连,但是这些装备的型号显然都是音译,什么德克恰廖夫,马克西姆,一看就是将装备的外文发音以汉字代之的产物,
何炜唯一能闹明白的就是那莫辛纳甘步枪,毕竟这玩意也算是一代经典栓动步枪,名气大的很。
接下来,何炜找了几名士兵打开了那些装着轻武器的箱子,这才搞清楚了所谓德克恰廖夫轻机枪和马克西姆重机枪的真面目。
这所谓的德克恰廖夫机枪,就是著名的捷格加廖夫d轻机枪。
这种枪是由苏俄少将捷格加廖夫主持设计的一款轻机枪,于1926年设计定型,1928年正式列装苏军,是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军队的主要的班组支援武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如同大盘子一样的可容纳47发子弹的弹盘供弹具,由于射击时弹盘上半部会旋转,因此被称为“转盘机枪,”又被称为唱片机机枪和大盘鸡机枪。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种武器则在中国军队中大放异彩,成为了志愿军手中的杀敌利器。
而那马克西姆重机枪,则是苏俄版本的马克沁式水冷重机枪,整体结构和世界各国那些马克沁重机枪的仿制版本和衍生版本没什么差别,最大的特点就是机枪上的钢制防盾和轮子,也算是一代名枪了。
在何炜穿越前,这种枪在一些局部地区的冲突和战争之中还有所使用,而令何炜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某克兰军队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战争中将仓库中的马克西姆重机枪废物利用,加装现代化的瞄准镜后用来打无人机
总之,这些陆军突击总队需要测试的苏式轻武器也都是经典之作,但性能上和陆军突击总队现有的各种轻机枪比起来也没什么优势,何炜对它们也是兴趣寥寥,摆弄了几下就丢开,走向了正在试用苏式战车防御炮的陈信生。
对于补充来的这些老毛子火炮,何炜可很是兴奋,那六门四十五毫米的战车防御炮自不必多说,本来就是何炜申请补充的,必然是日后突击总队的装备,而那四门小山炮,理论上说还不能算是突击总队的装备,属于是军委会敕令军政部下发给突击总队进行测试的武器。
可这宝贵的山炮,既进了他何某人的挎兜,那就断没有再送出去的道理,若是再把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