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69 为什么(2/3)


    未来海参崴大学的占地面积,至少是一期面积的十倍以上。

    “这里除了海参崴大学之外,还会有海参崴医学院,海参崴工学院,海参崴教育学院等高级院校,我准备将这里建成海参崴的大学城,成为海参崴未来人才对摇篮。”乔治的话让莫扎依斯基心驰神往,莫扎依斯基很清楚的感受到了乔治的决心。

    对于教育,帝国不能说不重视,但限于各种客观条件,帝国目前的教育状况,并不让人乐观。

    海参崴的教育刚刚起步,目前并不完善,但是乔治为海参崴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海参崴现在一共有12所小学,在校学生超过3500人,相对于海参崴的人口总数来说,这个比例是非常恐怖的。

    海参崴周边的四大农庄,每个农庄都有自己的小学,乔治和莫扎依斯基分别视察了海参崴市内的多尔戈鲁科夫小学,和市郊的喜庄小学,莫扎依斯基触动很大。

    多尔戈鲁科夫小学以米哈伊尔的姓氏命名,在校学生650人,绝大部分都是海参崴工人的孩子,是海参崴规模最大的小学。

    海参崴的小学采用五年制,开设课程包括俄语、汉语、数学、美术、舞蹈、音乐、手工、地理等入门课程。

    学生小学毕业后,根据成绩不同,可以进入专业学校继续深造,或者是去海参崴工厂成为一名技术工人,有了小学的文化底子,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比没有文化的人强出一大截。

    现在困扰海参崴教育发展的,不是乔治的支持力度,而是海参崴的师资力量。

    去年冬天,海参崴的小学才开始授课,到目前为止,学生的绝大部分课程还是语言,这些来自清帝国的孩子,必须在学会俄语之后,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

    这也是乔治一直到去年,才开始组建教育体系的原因。

    前几年乔治虽然也可以组建,但是整个海参崴,会俄语的人都没几个,全部派到工厂当翻译都不够,根本没有教育的能力。

    随着大量工人通过考核成为技师,很多华裔工人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俄语,他们成为海参崴小学的第一批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学俄语。

    “你今年几岁”莫扎依斯基用俄语问一个小女孩。

    “六岁”女孩略拘谨,但是能进行俄语对话,莫扎依斯基很高兴。

    这里的学生都不错,他们的服装很整齐,明显是统一定做的。

    教室内的供暖做得很好,四周墙角都有铁制暖气片,这是海参崴钢铁厂的功劳。

    海参崴钢铁厂去年除了攒钢轨之外,几乎所有剩余产量,都用来制作暖气片了。

    学校是海参崴第一批采用集中供暖的单位,海参崴医院都还在使用壁炉。

    教室里的课桌和椅子也都是崭新的,学生们使用的文具,是由海参崴市政府统一,每所小学还配备有卫生室、餐厅、宿舍、图书室、活动室等附属设施,以莫扎依斯基对俄罗斯学校的了解,圣彼得堡条件最好的小学,也不如这里的条件好。

    “我们为每一所小学都配备了专业的厨师,菜单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要保证学生们的营养摄入,不仅能吃得饱,而且要吃得好。”乔治还是忍不住骄傲,能让学生吃得饱,这一点太重要了。

    筹办小学的时候,米哈伊尔征集了很多人的意见,让所有人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能不能在学校吃得饱。

    这都不是能不能吃好的问题。

    能吃饱,就是很多人的奢望了。

    乔治通过达莉亚的女儿,知道圣彼得堡的学校是什么样。

    在海参崴,乔治坚决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