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92章 妥了(3/6)
信之举”

    “”

    魏武侯焚信,说的是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后,发现了大批麾下官员和袁绍私通的书信,他不但没追究,反而当众将书信付之一炬。

    世人常以此夸赞曹操心胸宽广。

    陈伯康心下一滞,方才,他想面见皇上时,甚至心里想的便是要以此例来劝其新朝甫立,不宜大动干戈。

    却不料,陈初竟似猜到了他会这般说,将话堵的死死的。

    同时,小乙能说出陛下不想见陈相,表明皇上对他已有极大不满陈伯康缓缓退出垂拱殿,心情难言。

    清者自清,自从周帝难逃,他从未和对方有过任何联络,或许虔、崔几家大族也知晓陈伯康的立场,连银子都没赠过他。

    但陈伯康身处淮北和江南两派中间,一直试图化解双方恩怨、缓和两方关系。

    可事到如今,看起来那些努力都失败了,他甚至有可能,被这帮江南同僚拖到大坑里。

    陈伯康之所以这么做,不愿见到人头滚滚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身为江南官员之首,在新朝立足的根本便是他能用的动这些人,若江南官员尽去,他似乎也就没了身处高位的必要。

    自然也就失去了施展政治报复的基础。

    陈伯康走到殿外,颇有点失魂落魄之感,随后却见蔡源、陈景安被众官团团围在宫门处。

    比起方才在垂拱殿时的剑拔弩张,此刻江南众官脸上皆带上了不自然的热烈笑容,一边向两人表达对陛下的忠诚,一边尝试从二人口中打听,郑宏祖供出的死亡名单上到底有没有自己的名字。

    众官全然不顾脸面的原因,皆因眼下已是他们最后打听消息的机会依方才陛下在垂拱殿的口谕,大家今日散朝后,便要各回各家,无诏不得出府,静待蔡、陈两人的调查了。

    脾气暴躁的周炜,兴许不愿这般低三下四,已早早离去。

    仲秋已过,天气渐爽,可谏议大夫梅汝聘脸上的汗水就没停过,他方才刚在殿上和蔡相争论过一番,此时似是不好意思上前说好听话,却又不舍得走,踌躇站在外围。

    看起来分外狼狈。

    不过,蔡源、陈景安这等老狐狸,怎会被套出任何有用信息,见众官始终围着他们,陈景安终道“本公与韩国公定会秉公执法,绝不会冤枉任何一位同僚,诸位若无通逆之实,自可安心回府,休养个十来日,便可官复原职。”

    这话说的没问题,可关键是大伙确实有不少人收过虔、崔等世家的钱,也确实有人偷偷为周帝写信过临安情形啊

    见众官依旧不肯散去,蔡源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主动来中书省投案、交待犯罪事实,本相可亲自去御前说项,设法保其一命”

    这话虽未必让众官满意,但总算指了条活路。

    当日上午,众官返家后,临安府衙衙役配合亲军便守在了宅邸外。

    无论家眷奴仆,皆不得外出,基础生活物资由临安府。

    若有事需传递信息,必须经过府外亲军通传。

    至黄昏时,便有两位曾收受过南逃世家贿赂的下级官员找上亲军,前往中书省自首。

    当初世家赠银也是按照官阶高低来决定赠银多少的,自首官员收到的银子从数百两到千余两不等,蔡源果然依照先前所言,并未为难这些小虾米,做出确保自首官员一家无虞的保证。

    毕竟,此事定性,皆在他一念之间通逆和受贿,两种定性的结局可谓天差地别。

    到了八月二十一,自首官员已有十几人。

    余下官员中,要么真的问心无愧,要么存在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