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7章 大江剑,何幻锋!(1/5)
    第357章 大江剑,何幻锋

    三月初三,淮南霍丘县江畔。

    三百余喷药手散布于一块东西横约十五里、南北纵约四十里的狭长地带中。

    为尚未染病的庄稼喷施菌液,以期形成一条隔离带,阻止病害继续西延、继而影响一江之隔的淮北。

    不过,菌液只能起到大幅降低染病的几率,想要彻底隔绝病害传染的可能,最好再开辟出一条十里左右宽的隔离带,将此范围内的麦子全数收割焚烧。

    但此提议,显然不会被淮南乡绅轻易接受。

    他们能相信陈初这帮人,全赖了霍丘县内做蔡货生意的汪员外作保。

    蔡货,是近两年流行起来的称呼,单指产于淮北蔡州左近各类精巧稀奇物件。

    这汪员外家里以前便是做越江走私漏舶的生意,近年来因代理了蔡货,一跃为城内排名前几的人家。

    走私起家的人,手都黑着呢,说是兼职水匪也不算冤枉。

    是以,本地士绅大多都会给他几分薄面,但想让他们毁田,以汪员外的名望显然还不够。

    霍丘县真正的话事人,是县里罗家店的罗金义罗员外,而罗员外的仪仗,来头就大了。

    其婿,正是皇上肱骨、秦相至交,正三品的大理寺卿万俟卨万俟大人

    莫说一个霍丘县,便是整个淮南西路,谁人上任不得先来拜拜万俟大人的岳父罗员外

    就如那数月前刚刚转任淮南西路经略使的陈伯康,到任第二日,便巴巴赶来看望了老员外

    午时初,一身农人打扮的陈初坐在树荫下,望着正笨拙稀释菌液的薛丁山,不由想起昨晚了解的一些情况。

    这薛丁山是旁边老鹅池村的农人,陈初昨晚借宿的人家。

    喷药小队人手不够,特意在当地招了些农人帮忙,他便是其中之一。

    来淮南以前,陈初只从军统和漕帮传来的情报里了解淮南百姓困苦,民不聊生。

    但陈初当时想,淮南虽不是江浙那般的鱼米之乡,但后世此地也一直是粮食重要产区。

    再困苦能困苦到哪儿去,就算有年景不好,粮食欠收,不还有遍布河网么

    捕鱼捉虾,总能混个肚饱。

    可昨晚却听这薛丁山讲到,霍丘境内山川河流,尽属以罗老爷为首的几家大族

    莫说是下河捕鱼,便是上山捡根柴火,被他家家丁见了就是一顿毒打。

    陈初原以为当年桐山七成田地集中在士绅之手已算极端,但了解了霍丘情况,才知道什么叫土地兼并之烈。

    霍丘县内,九成九田产归士绅,其中罗家一家占五成。

    又因淮南西路紧邻齐国,前些年齐国未定,每年都有大量百姓南逃至此,为避免这等流民侵入江南,污了贵人们的花花世界,流民入境后几乎全部被就地安置在淮南西路。

    淮南本就是人口稠密之地,再加上不断涌入的流民,资源愈加匮乏。

    用薛丁山的话说,春荒时连野菜都不够大伙抢,谁家若有颗榆树,每到二三月份没吃食的春季,便要全家轮流盯着,以防有人将树皮偷偷剥走吃掉。

    榆树皮自然不好吃,但它无毒,磨成粉、蒸成馒头,好歹能糊弄一下肚皮。

    人多资源少不说,又因此地位于前线,劳役繁重可谓大周之最

    修城池、建军寨、伐木造船、铺路架桥

    年年有累死的。

    壮劳力死在工地上,便意味着一个小家庭的消亡没了男人,妇孺要么悄无声息的饿死在家里,要么自卖奴仆,由民籍转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