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一十四章 驱逐鞑虏,得国最正!(1/4)
    “拥立新君”张虎等人眉头紧锁。

    “茂遐先生,为王为帝,国主自可,何必借他人的名号,立什么新君呢”

    张虎冷冷道“况且昔日国主在云南兵强马壮,手握大义,威福自操,我西营将士只遵国主之令”

    “就是因为接纳了永历这个逃跑天子,自降为臣,失去了大义。”

    “才会为李定国所乘,遭此大难”

    “拥立新君,非但无法号召天下士民,听从国主的号令,反倒是有再生祸患的可能我大西已经不起折腾了”

    对于孙可望来说,西营内部的大义原本是在他手上的。

    他本就是李定国他们的大哥,大上半辈。

    又被授予平东将军,有节制文武的权力,这明显在西营中是张献忠的继承人。

    更何况遵义会议后,西营推荐孙可望担任的不是盟主,而是统帅

    从那以后,西营名分已定,李定国等人若是不服,搞什么小动作,反倒是自己先失了大义。

    可是自从孙可望接纳永历朝廷后,他和李定国等人在名义上就是南明的臣子。

    同样为臣,等李定国和永历合流,孙可望反倒是失去了大义

    可以说接纳永历,是孙可望集团近乎覆灭的重要原因。

    已经吃了一次亏了,张虎等人又怎么会吃第二次

    “昌国公,此一时彼一时”

    刘玄初语重心长道“那时候的西营内部,有李定国这些人不服国主。”

    “桂林和衡阳大捷后,李定国声望震天,他挟持了天子,又手握大义,自然能够和国主抗衡”

    “可是现在李定国已经遁入了滇西,国主在两广拥立新君,麾下皆是忠义之辈”

    “纵使新君又是一个永历,谁去做第二個李定国呢”

    此言一出,张虎他们的脸色稍微缓了过来。

    的确西营内部已经没有其他危机了,随着晋藩的没落,国主一系的振兴。

    西营中不是孙可望的死忠,就是重新来归的反正之人。

    而反正之人中,只有蜀藩和延安藩稍微有号召力。

    但是刘文秀已死,艾能奇不但是孙可望的好弟弟,而且也已经死了十几年了。

    就蜀藩和延安藩如今这个样子,西营中还有谁能够威胁到孙可望

    “国主,天下复明之人不可计数,若是国主能够拥立新君,那么王师所至,势必闻风响应”刘玄初郑重道。

    “哦”孙可望微笑道“那茂遐先生想劝我立谁难不成是唐王吗”

    “国主果然是大英雄,微臣的想法竟然被国主一眼识破”

    刘玄初拱手道“唐王在两广,隆武先帝又壮志未酬,英年早逝天下士民无不为之叹息落泪”

    “既然永历这个天子已经弃国,那么他就不配为人君”

    “国主可引援兄终弟及拥立唐王在两广即位”

    “如此一来,天下重新有君天下士民必定群起激昂,响应国主的北伐”

    在明末的宗室中,唐藩三兄弟的表现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隆武帝朱聿键的事迹自然不用多说,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一代明君实至名归。

    甚至在后世有人还说,要是隆武在位,孙可望这个国主绝对不敢放肆。

    这个就太理想化了,乱世之中实力为尊。

    隆武帝纵有一番抱负,可是他拿郑芝龙和何腾蛟都毫无办法。

    何腾蛟和郑芝龙这样的货色,孙可望让张胜带几千骑兵就收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