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10 火车驶向天外 梦安魂于九霄(2/4)
本书一样,成绩是有那么一点点了,但在文娱的分类里还是很小众的题材。

    小众这个标签在放在其他事物上,往往代表的是就是稀缺和高价的概念,比如服装和餐饮。但是放在文娱上,对于受众而言,那就是与众不同的品味,于创作者而言,那就是穷了。

    音乐人尤其明显,导演拍小众文艺片,那还有国外冲奖卖版权这一条路子。你做小众音乐,就算拿了一座边角料的格莱美回来,那也照样没什么作为。

    原地球拿了格莱美的吴彤大佬之前不也是玩摇滚的,但你朋友圈子里问一圈,10个里面能有一个知道轮回乐队的那都是烧高香了。

    有句话总结得很到位“没点病谁听摇滚乐啊”原地球一大帮普通人去ktv,你点首梦回唐朝,唱得越像原版,人家越觉得你病得不轻。

    看大家都还算给面子,边浪又继续道“再聊聊我们新一辈的,有多少是一张专辑吃到现在的年年音乐节都是这些歌,就算乐迷耳朵不起茧子,估计你们自己都快唱吐了还有那些比我们更年轻的乐迷,在滚石起来之前有多少关注过摇滚乐,举个手给我看看”

    这话还真不是就针对摇滚圈或者是水蓝星这边,在原地球大概也是这个情况。

    很多人诟病音乐节不好看了,乐队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歌也就是那么几首,一点创新也没有,票价还蹭蹭蹭的往上涨,还有把看台前面设置成,要加200块钱才能进去。

    关键还有人说音乐节不纯粹了,一开始只是民谣,现在连说唱和流行歌手都来音乐节了。

    问题在哪呢问题在于火爆的娱乐和演出市场,不管是资本还是观众,都真没什么耐心了。

    乐队也是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头部的那些乐队都忙着赚钱,谁有时间写歌

    痛仰有一年在全国演了71场,春城来了4次,一次巡演三次音乐节。平均下来不到五天就要演一场,还谈什么在痛苦中找寻信仰

    至于那些底层的,一场音乐节万的演出费,演完下来哥几个一分,有时候还不够换把琴的,再被生活压榨一把,那音乐就成了副业都算不上的兴趣爱好了,谁还有心思搞创作。

    而往往那些能流传下来的经典摇滚曲目,无一不是在这些音乐人相对贫穷,或者是人生低谷的时候写出来的。

    这种事说起来很没有道理,但事实确实就是如此。

    这种例子在摇滚圈说都说不过来,说说原华夏的流行音乐圈子,眯眯眼在失恋的时候写的是“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婚后就变成了“你甜甜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

    这种矛盾的问题,你就算让历代所有的哲学来解释,也很难说出一个很难让人信服的答案来。

    这是音乐人这边的实情,面对刚才边浪这话,同辈的这些乐队也都笑了。

    他们承认是没法和边浪比,但是和圈外的人比,他们至少还是专业的。只要继续写,难说就是下一个滚石呢

    边浪之前不也苦逼的在地下玩了小10年么

    再看乐迷这边,这次能举手的内场这边个位数,算上看台的边浪估计也没破百。

    这情况感觉比原地球都还不如,原地球的00后好歹还有很多认识伍佰的。

    这边就算是刘皮裤之前也没多少存在感,当然现在的边浪就不一样了。

    出国走了这一圈回来,就算光顶着一个为国争光的头衔,也收获了不少路人的关注。

    华夏人最不缺少的是什么那就是爱国情怀,当然国足不算

    看着这现场的情况,边浪小小叹了一口气,然后继续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