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衡山书斋的一百多学生大多是贫寒子弟,其中有许多人甚至连海外航线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哪怕叶昼则解释了,也不太能够理解这两条航线的意义。
但他们见老师和高年级学生全都兴奋鼓掌,于是便也高兴的跟着一起庆贺。
特别是当宵夜宣布晚上食堂加餐的时候,欢呼之声更是到达。许多穷苦人家的学生都是在来到衡山书斋后才第一次吃到整块的大肉。
年纪小的同学们,也许现在还不理解什么是民族主义,但是身处这氛围中他们也渐渐感受到为国家民族开创事业的光荣。
朴素的民族主义观念就是在这种感同身受之中慢慢建立的。
京城盔甲厂。
“利玛窦师傅。”
“师傅喝水。”
利玛窦来到工厂内为教徒们主持礼拜,看着远处忙碌的一众物理社成员,忍不住问一个徒弟道“他们都不休息吗”
他那徒弟是盔甲厂里头督工的一个小吏,摇摇头道“这些物理社的先生们全都不知疲惫一般,便是休息,也是在一块讨论武器制造。”
利玛窦不禁感叹“这样的科学爱好者,哪怕在欧洲也十分珍贵。”
王文龙虽然当了兵部管事,但他在盔甲厂中督造线膛枪的工作全都丢给孙元化等人,而孙元化对此却甘之如饴。
作为一个火器专家,能够专心的制造新器械,并且让它们在前线发挥保家卫国的效用,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满足。
跟着孙元化一起从江南来的物理社学员多是和他一样的想法,而且这些江南物理社的成员中基督教徒的比例远比京城要低。如原本历史上作为中国基督教早期著名人物的孙元化,在此时就没有一点信教的想法。
利玛窦对此也感到无奈。在大明能够信教的人有两种,一种如杨廷筠,人生受到很大打击,这时正好碰到基督教徒传教,他们寻求在宗教中得到安慰,于是便会积极入教。而另一部分人则如同李之藻和孙元化,他们其实是想要学习欧洲的科学技术才对基督教感兴趣。
本时空的李之藻早早接触了利玛窦,现在已是虔诚的教徒,而孙元化的科学启蒙却是来自江南物理社,江南物理社所教的力学内容、逻辑演绎法思想比起欧洲人的科学还要完整许多,孙元化对于基督教自然不会产生兴趣。
此时江南物理社的主要思想乃是创造器械,掌握天地之力。这其实是一种理学的变体,认为科学乃是天地本源,人类突破自身的方式就是去寻求那至简至纯的天地至理。
同时江南物理社的人又多是接受了民族主义理论的学者,民族主义和变化了的理学思想成为江南物理社的指导思维,基督教在这其中反而有些格格不入。
众人正在讨论制造线膛枪的工艺,突然一辆马车停在作坊门口,徐光启没等马车停稳就从车上跳下来,大声道
“龙洋开海公司的探险船队从夏威夷到达了北美洲,我大明拓地千里”
“真的么”
“终于到了这一日”
徐光启的一声喊,直接使得在场的物理社成员们情绪沸腾。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孙元化近乎喜极而泣,“我就知道我中华人物可以开拓一块海外领土。”
徐光启高兴道“建阳号召开海近十年,终有如此成效,为我中华百姓拓地千里,我等在盔甲厂督办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