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国内问题尖锐,这也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环节。
是的,奥匈帝国也被恩斯特列入和俄国同等的存在,这一点从前世一战的结果就可以看出来,俄国国内发生了政变,但新政府好歹保住了大部分利益,而奥匈帝国直接被肢解,奥匈帝国才是货真价实的一战最大输家。
所以说奥匈帝国和俄国可以说是棋逢对手,而两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端又由来已久,是天然的竞争对手,如果两国的老冤家奥斯曼帝国没有衰弱,或许可以在中东欧再凑一桌“斗地主”,同西欧英,法,德三国集团形成欧洲的两大牌局。
相较于原历史,自从意大利统一失败之后,奥匈帝国实际上比历史同期要强的多,至少西部意大利这个威胁不复存在,能让奥匈帝国抽出更多精力同俄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竞争。
在日俄战争之后,俄国可以说丢了大脸,这让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气焰更加嚣张,不过总体来说,俄国瘦死骆驼比马大,对于奥匈帝国这个老对手,俄国也并不放在眼里。
1911年4月7日。
奥匈帝国波斯尼亚地区西南部,莫斯塔尔市。
今天莫斯塔尔市的一项重大工程完工,由东非支援建设的莫斯塔尔水电站在内雷特瓦河上落成。
刚刚成立不久的莫斯塔尔水电公司总经理克尔来夫,在建成的莫斯塔尔水电站大坝前,高兴的说道“莫斯塔尔水电站建成,将成为我们市新的经济发展引擎,为我们市的电力供应以及工业发展帮助。”
克尔来夫是典型的东非人,也是东非在波斯尼亚地区商业群体的代表之一,而他的员工大多数都是本地人。
只不过和波斯尼亚其他地方不一样,莫斯塔尔的本地人显得十分奇特,因为当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华人,还有百分之十七的克罗地亚人,最后是百分之三塞尔维亚人。
所以克尔来夫面前参与莫斯塔尔水电站建设的工人里,除了极少的东非技术人员以外,主要以华人为主,并且有少量的克罗地亚人。
而原本莫斯塔尔市的三大族裔,分别是奥斯曼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
莫斯塔尔市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经营的边境军事重镇,而在奥匈帝国控制波斯尼亚地区后,黑兴根财团通过当时驻莫斯塔尔的奥匈帝国军队“合作”,将这座原本带有奥斯曼特色的城镇,彻底实现了去“绿化”,并且,黑兴根财团成为当地最大地主,进一步从远东帝国引入移民输入到整个内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地区。
当然,当时东非向当地输入的远东移民其实属于“黑户”,大多数以黑兴根财团雇佣的劳工形式在当地“安家落户”。
早期东非在内雷特瓦河下游河谷主要经营农业,当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并且有充沛水源,远东移民在黑兴根财团安排下,在当地开拓农场和种植园,当时远东移民事实上类似俄国的农奴。
因为内雷特瓦河下游河谷属于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前线的原因,当地人口并不多,加上地形相对崎岖,存在大量原始森林,所以并不适合居住。
这就给黑兴根财团了便利,在大量廉价远东移民劳动力的支撑下,黑兴根财团沿着内雷特瓦河不断向下游开拓荒地,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内雷特瓦河下游实际成为波斯尼亚和克罗地亚的繁荣地带。
这一点从内雷特瓦河下游地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