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卡波兰市的自然降水量偏少,如果没有先进且完善的水利设施,这里也不可能成为波西米亚省筹建的新棉花种植基地。
就比如波西米亚省东部同样可以种植棉花,并且降水比较充沛,但是棉花质量上也不如西部地区,一般干旱或者半干旱地区的棉花质量都比较好,而在这些区域种植棉花等作物优先要解决的就是水源问题。
在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索马里棉花种植区,索马里地区的水利建设使得谢贝利河和朱巴河流域成为世界著名的农业产地。
卡波兰市也是如此,其水利设施建设开始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高速发展并且基本成型,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完成这样的水利工程建设自然少不了黑人劳工的助力。
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东非对黑人劳工的压榨在近二十年内达到了极致,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东非全国农业也不可能迅速追赶上其他国家。
就算历史比较短暂的美国,其大规模现代化开发也有上百年历史,东非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抹平和欧,美等地区的差距,这其中的牺牲必然是天文数字。
卡波兰市水利局的调查员在完成工作后并没有急着离开,他本人对科沙镇的农业发展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作为常和农业打交道的人,东非这一两代人也是亲眼见证了东非国家农业发展的巨变。
科沙镇原本由一处村落发展起来,早期只种植一些粮食作物,包括小麦和玉米,随着近年来农业发展和国家农业政策转变,科沙镇开始广泛种植棉花和烟草等经济作物。
尤其是棉花种植规模从几乎为零,发展到全市第一,仅用了七年时间。
一五计划期间,科沙镇的棉花种植面积攀升速度最快,一方面是水利设施建设的完善,另一方面则是机械化效率提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政策转变,从而推动了科沙镇农业转型发展。
走在科沙镇的田间地头,放眼望去是大规模的棉花田,这些棉花田都面积都不小,标准的呈现几何分布,由水渠进行分割。
“现在镇上的拖拉机越来越多,田地规划也越来越大,适应这种新型的农机耕耘模式,在之前主要通过牲畜来进行耕作。”塔尔向他介绍道。
“现在拖拉机产量是越来越高了,我们镇上的农机站现在一共有二十八辆拖拉机,如果加上周边村落,应该有四十多台,都是最近五年新分配下来的,并且搭配了相对应的农具。”
科沙镇使用的拖拉机基本上是由哈拉雷市生产的,至于科沙镇所在的卡波兰市,属于省内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城市,工业只局限于一些轻工业领域。
“这几年农业一直在做调整,包括合村并镇,通水通电,道路建设,农田改造等等,市里也在积极建设一座新的化肥厂,估计等后年我们市就可以用上自己产的化肥了。”调查员也向塔尔镇长透露了自己获得的一些消息。
这并非什么机密,而是二五计划期间卡波兰市的重点工业项目之一,除此外卡波兰市还会建设一家轧棉厂,来适配现在卡波兰市越来越大的棉花种植面积。
所以二五计划期间,卡波兰市一共分配到了两家现代化工厂,一座小型规模化肥厂,一座中等规模的轧棉厂,由此可以看出现在东非工业化的不易。
东非六百多座城市,在二五计划期间能够分配到的资源一平均下来,就少的可怜,有些城市甚至一座现代工厂都没有,这也是目前东非工业发展的窘境。
当然,相对于一五计划期间,东非的二五计划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