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审视着这份施政纲要,神色沉吟。
朝廷基本完成了换代,唯独缺一块立储。
刘辩对于这件事态度坚决,不会过早立储。
但颍川党做了让步,他这个皇帝也得有所回馈。
刘辩思虑良久,忽然微笑着抬头,看向不远处小桌上,认真书写的卢毓,道“卢毓,朕将绍儿,寄养在你家里怎么样”
卢毓一怔,旋即抬手道“陛下,臣家无长辈,恐对殿下照顾不周。”
刘辩看着卢毓,轻轻点头,道“随口一说。”
如果卢植在世,确实是个选择。
刘辩环顾朝野,好像也没有合适的,摆了摆手,道“随口一说,忙你的。”
卢毓盯了刘辩一会儿,这才收回目光,继续书写。
皇子寄养在民间,在大汉朝也是有传统的。
表面上是为了养活,实际上,也未尝没有让皇子躲避宫内争斗,以作保护的目的。
刘辩自身就曾寄养在史姓道人家,人称史侯。
有刘辩在前,要是将刘绍寄养在宫外,便有了不言自明的味道。
不过,似乎没有什么好的选择。
咚咚咚
突然间,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潘隐急匆匆跑进来,道“陛下,朱使君,没了。”
刘辩眉头一挑,神情陡然落寞,默默叹息。
这也是早就预料的事情。
朱儁去年就再三请辞,今年支撑不住,刘辩将他接到京里休养,但实际上见过他的人都清楚,他熬不了多久。
三杰是真的一个都没了。
潘隐,卢毓见刘辩脸上写着悲伤,不敢吭声。
好一阵子,刘辩长吐一口气,撑着桌子站起来,道“去送一程吧。命刘协带着绍儿一同去礼曹,为朱卿家善后。”
“是。”潘隐轻声应着。
宫里这边知道了,宫外也不慢。
有心讨好刘辩的,抢先一步前往朱家吊唁;没有那个心思,则暗自可惜。而属于同一时代的很多大人物,则有种戚戚焉,感慨岁月无情。
朝廷里的诸多高层,随着朱儁的离世,联系的朝局,隐约感觉到了大汉朝即将辞旧迎新。
在准备朱儁丧礼的时候,宫里对于丞相,左右仆射以及各曹尚书等补缺,相继降下。
空缺一月有余的尚书台,迎来了新主人。
荀彧不比杨彪,他率先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打通了尚书台与六曹的直接联系,六曹尚书一半又被尚书台兼任,诸多政务畅通无阻,大大提高了效率。
永汉五年,六月。
尚书台。
刘辩坐在主位上,左右分别是荀彧,钟繇,荀攸,司马儁。
荀彧面色疲倦,与刘辩道“陛下,关于今年的耕种面积,各州上报的数目悬殊太大,从御史台的监察来看,从县到郡,到州,再到朝廷,一层一层减少”
刘辩神色肃容,作聆听状。
荀彧说了很多,待他说完,钟繇见刘辩没有训示,接话道“陛下,夏粮在即,依照尚书台以及户曹的估算,应该与去年大差不差。不过这才六月,各处便有大雨,臣等担心或许又是一个灾年。”
灾年对百姓来说,是灭顶之灾,对朝廷来说,是威胁国祚的一大元凶
现在直接体现在大汉朝廷身上,就是税赋锐减,且需要不知道多少的钱粮赈灾。
刘辩看向荀攸,道“六曹不知道县一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