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去淘米,忽然秦晚心中一动,意外的看向上官静。
“怎么了”
秦晚说“我丹田内的竹米好像也成熟了。”
上官静先是一愣,接着反应过来,大喜“那还煮什么这个米再是原始种也没有你丹田内的产出好”
“这是上天的指示,快快快,快取出来,我们庆祝一顿,庆祝今天到达天池,还有这样的发现。”
她都情不自禁的哼起了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歌。
秦晚想了想,还是把手中的包递给她“都拆开了,就把它煮了吧,至于我丹田内的竹米,咱们做竹筒饭。”
粥和米饭是截然不同的口感,在她心中并没有高下之分,但今天又不同,这可是竹筒饭
纯纯正正、半点不打折扣的竹筒饭,不是硬把米塞进去让它沾染一点竹筒的味道,而是真真正正在竹筒里长出来的竹米,从小到大,在最后那段时间吸饱了竹子的精华竹筒也变成纯白色了,怕是每一粒米都浸染了竹子的香气。
秦晚没想到它会在这个时候成熟,仔细算算时间,这酝酿的是真的够久了,都四五个月了。
“竹筒饭”上官静一惯锐利的眼睛瞪得跟猫儿一样的圆,难得有了几分滑稽,话语都不利落了,“我听过竹筒饭的名头,据说”
她博闻强识,当场就给秦晚讲了好几个关于竹筒饭的传说。
不过秦晚一听那形容、那修饰过的语言就知道这怕是当地人或者某些博主为了宣传竹筒饭特地搞的品牌故事。
但这些夸张的话一点都不影响秦晚对竹筒饭的期待。
丹田内的果实向来是时间耗得越久,其质量就越好,这一点已经被葫芦牛奶,葫芦灵液,甚至连牧草等证实,他们这几天也弄了一些当作补充维生素的蔬菜,别说,生吃都特别美味。
此时雪域竹米酝酿了四五个月,还是神性木灵,还吸收了好多冰雪寒气简直不敢想象吃到这样纯正竹筒饭的自己会有多快乐
秦晚将挂在雪域竹米母株上的小竹子给摘了下来,真的是很小一根的竹子,就像是一只竹笛。
可当它被摘下,瞬间就像是发生了什么变形魔法一样,竹子大大大、宽宽宽,高度迅速的超过了母株,竹子的顶端和尾端直接延伸入秦晚看不到的虚无中。
她将竹子往下压,压了好一会儿才看到竹子头,估算了下三人的饭量,截下一根竹子,也就三个竹节的样子。
在丹田内她可以清晰地看到竹筒内的情景。
竹米长得很密,把竹筒占去了足有八成的空间,虽每一节都不是很长,但特别粗,秦晚稍稍一估算,觉得这一节的竹米大概就有一斤,这还是竹子头比较小的部分,越往下越宽大,粗略一算产量,相当惊人。
竹筒内的竹米没有稻米一样的壳,但并不是去超市买的那种晒得干干的米粒。
它很饱满,饱满中又透着一种水润润的感觉,秦晚觉得这拿来做竹筒饭都不用额外加水了。
竹节的位置比较厚,在秦晚的主宰下,无形的力量将之非常精准的由竹节处断成了两半,并没有影响到上下两边连接着的竹筒,然后她再一分,将三个竹节分开。
她还特地观察了一下,确认两边的竹米都好好的,没露出来就不管了,直接离开丹田。
这个地方没有树木,自然也不会有柴火,他们加热用的是太阳能取暖器,这个效率比较低,没法把水烧开,但他们还有一个太阳能的电烤炉。
平时可以折叠,需要的时候能展开出一个小桌子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