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五十九章 只为一物(2/3)
幅匹之作茸密轻暖,可抵缯帛且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获,比之麻,免绩缉之工,得御寒之益。”

    这是一种“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能够真正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准的农业作物。

    在棉制品出现之前,普通百姓过冬极为艰难,只能用些陈年破絮混杂一些缫丝用剩的零碎脚料作为保暖填充物,塞到葛衣麻衣之中,也被称为“缊”,条件好些的,可以穿狗皮袍,仅此而已。

    袁熙一直在打探棉花的消息,却发现此时中原乃至江东地区,没有种植棉花的任何传闻。

    虽然后汉书里,有关于海南岛向汉武帝进贡棉花的记载,但从汉代到宋代,棉花种植始终局限于华南及以南地区,相关产业发展也非常缓慢。

    直到宋代,黄道婆学会了黎族人纺棉的技术,并将其与中原纺织技术结合,改进了棉纺织技术,升级开发了新式纺车,由此中国的棉纺织技术开始突飞猛进,并极大带动了棉花种植的推广。

    技术的改进和生产是相辅相成的,纺织技术不去,种植棉花的收益低,百姓自然不愿意种,但种植量不多,工匠又没有动力改进相关的技术。

    直到目前,袁熙所到之地,都没见过棉花,即使有,也可能是在极南的山越瘴疠地区小规模种植。

    他的想法,就是将棉种引入适宜种植的北方地区,衣食住行,古人有时甚至将衣排在前面,盖因人可以饿几天,但寒冷时节没有衣服,则是一天都活不了。

    更加关键的是,棉花是如此的优越,以至于其和相伴的棉纺技术,是能真正推动历史产生跃进式的变化的关键之物。

    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棉花却很适合个体家庭独立生产,这导致从明朝起,我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变得更加内向而稳固。

    明代徐一夔的织工对中记载“镇佣工皆聚四方无籍之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手提足蹴,皆苍然无神色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

    明清时期,中国棉布年产量约有六亿匹,是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的六倍,社会经济架构也随之产生变化,甚至带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而且棉花不仅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还有潜力巨大的战略价值。

    东北关外之地,面积广阔,土地肥沃,但直到明朝以前的中原王朝,都很难在辽东半岛以北地区建立稳固、长期的统治。

    直到明清时期,伴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东北地区的人口承载量才开始显著升,这其中就和棉花的普及有相当大的关系。

    所以说袁熙彼时虽授了幽州刺史,天下诸侯却不以为意,盖因幽州这地方,衣食住行极难达到中原乃至江南地区的水平,导致人口也不去。

    而袁熙根据后世的知识,却是找到了打开幽州大门的两把钥匙。

    一是兴修水利,广种水稻,做到足食。

    二是耕种棉花,发展纺织,做到丰衣。

    一旦两者皆备,便能带动商业发展,而且纺织生产出的棉布,本就是好的商品,便能带动北地的繁盛。

    所以袁熙才不惜代价,也要占据广陵郡这个桥头堡,便是为了出海寻找棉种的港口,这本就是他计划的重要一环。

    如今一步一个脚印,一环扣一环,他终于是踏踏实实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此时他面色凝重地对甄尧道“棉花一事,是三地之中最为重要之事,事关今后十年,百年大计。”

    “我希望内兄不计一切代价,也要带回棉种,期间花费若有不足,我尽全幽州之财力,以帮内兄,只为成此一事。”

    甄尧见袁熙说的郑重,连忙俯身道“尧必全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