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二妈”一出,俩女的顿时都不说话了。
杨少倾脸颊红彤彤的,张梅也盯着乖巧可人的“二女儿”,越看越喜欢,脸上露出了欣慰地笑意。
“少倾啊,方淮从小调皮不懂事”
唠叨转移了。
也行,死道友不死贫道。
没两分钟,方淮忽然看到开进后院的行政车,发现救星来了,立马快步迎了上去。
“妈,我们领导来了,你陪杨哥多聊会啊多聊会”
十五分钟后,全中队吹哨,四楼集合。
不是党政会议室,也不是大会议厅。
而是那个中队每个人都会去一趟,却很少有人会自己去第二趟的荣誉室。
这是今天的活动荣誉室里话成长。
一帮人,跟着支队三位领导后面上楼。
支队的宣传干事,拿着相机不断拍照。
张支队长在前头开口,声音朗朗有回声
“刚才我看了一下,你们这个荣誉室啊,太小了,之后要搬到新的大楼,要做大一些,你们二中队,建队时间不算长,历史还有所欠缺,但也是好事,二中队的历史,要由你们来创造。
你们要去证明,21世纪,新时代创立起来的中队,一样有老一辈革命家传承下来的热血,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成政委笑着点头“我看啊,直接做成荣誉大厅,让他们看着空荡荡的大厅去给中队挣荣誉,望远山而力行,看看二中队多少年能把一个大厅给挣满”
李支回头看了看战士们。
“你们有没有信心,十年时间,把你们的荣誉摆满一个大厅”
三个领导,都是搞思想工作的老手,你一言,我一语,言中期待满满,让后面的战士们都有些心潮澎湃。
“有”
今年,二中队的变化太大了。
以前什么样,大家都明白。
何志军借调一中队,罗也被调重庆,人才都是给别人培养的,但每次比武,新人上不来,老将们被中队逼着焕发第二春,琢磨怎么给中队保住省城特勤这块牌子的颜面,熊杰被练得一身毛病,去了医院。
总队,支队领导偶尔一来,频率和普通中队比,不能说低,但是比起一中队,差远了。
他们也知道,上面对他们的期望并不高,都是曹毅这个不服输的干部在争那口气。
而如今,变了。
整个总队的目光聚焦在这里,领导们好像不值钱了一般频频出现,以往需要争抢的表现机会,如今随时都有。
战士们虽然不懂太多政策和改革,但他们很清楚,这不是时代变了,领导爱下基层了,而是二中队变得重要了。
方淮有时随口跟大家提到的一些东西,新车新装备,特殊培训,岗位特殊补助,在其他中队,依然是盼星星盼月亮,盼不来的条件。
以往压他们一头的领导宠儿一中队,大概都不曾敢想象过这样的光景。
人心的变化发生于微末,发生于每一天所见的细节,渐渐的,每个人的思想状态里,都有了点对自己中队的骄傲。
条件到了,其实之前曹指导常说“二中队不养闲人”的话,都不必再讲,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以后要继续待在二中队这块荣誉之地,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二中队所有人重新怀着朝圣的心态,来到那个以往不起眼的小小荣誉室。
大家忽然有点患得患失。
我们这个荣誉室,这么小,领导们会不会忽然想起以前的二中队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