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镠就是不肯松口,不肯放翰林们回去,干不完就是不给吃饭,闹出了好大的动静来,士林骂又不敢骂,反抗也无法反抗,因为这些翰林真的到井下,真的会死,而潞王殿下,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死活。
事情就尬在这里,所以百官们只能请陛下回京,让潞王收了神通。
“哈哈哈,李幼滋上奏说,他就没见过这么混的主儿。”朱翊钧笑容满面。
恶贯满盈朱翊镠,确实混蛋了点儿,但作为对照组,力度正正好,懵逼不伤脑。
“陛下,这圣旨”冯保询问圣意,这么多年了,冯保揣摩圣意的本事基本已经丧失了,陛下有话直说,所以冯保不用猜。
“还写个问号。”朱翊钧笑着说道“非常普通。”
朱翊钧认为潞王做的还不够过分,多大点事儿,就吵到皇帝面前来,根本没什么必要。
大明皇帝南巡也是休假,但有些京堂处置不了,或者需要皇帝亲自过问的奏疏,还会送到大明皇帝的手里。
朱翊钧打开了绥远总督潘季驯的奏疏,这本奏疏由潘季驯和忠顺夫人一起上奏朝廷。
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是潘季驯治理黄河的总纲常,一直沿用到新世纪,依旧是这个思路。
潘季驯手下有一个循吏,名叫刘东星,隆庆二年进士,一直跟着潘季驯学治水之事,在民间走访的时候,刘东星发现了一种现象,绥远地方的垦荒方式有大问题。
燕家塔,处于黄土高坡的一个山寨,这个地方的确是穷山恶水,整个燕家塔一共才一千七百亩地,甚至养活不了一个村的人,需要雁行到河套平原去种地垦荒,燕家塔的耕地少,主要是因为地形,田亩都是东一块、西一块,都在黄土高坡的沟渠边,七沟八梁一面坡,一道山梁一道关。
而且因为常年采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土地贫瘠,一亩地也就一百多斤粮食,又因为天象恶劣,小冰川气候的影响,十年九旱,人畜用水紧张,但一旦下雨,就是黄泥水冲散所有庄稼,颗粒无收。
这种情况终于在大明开始开采胜州煤矿开始改变,燕家塔人终于不再入山伐木,用上煤炭之后,燕家塔人勤劳的一面开始展现,治沟平地、修渠储水、沿土坡上修建层层梯田,而且在梯田上修建了圩墙,让水的冲击力减少,减少泥沙流失。
改造是极为成功的,亩产从每年一百多斤,提升到了两百多斤,田亩也从一千七百亩增长到了四千多亩,而且土地流失在减缓。
燕家塔世世代代的雁行生活,终于在这一代结束。
燕家塔的开荒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时候,有些地方,盲目学习燕家塔的经验,开始垦荒,但很多都是盲目的,砍伐树木也就罢了,绥远就那么点人,伐木又不是主要营生,能砍多少
问题出在了垦荒的办法上,一部分的地区直接秋冬放火烧山。
放火烧山这种绝户的行径,一定会加大水土流失,到时候,黄河下游就会非常危险了。
而且随着黄河的解冻,凌汛的日子如期而至,潘季驯希望下游做好准备,防止黄河大堤溃堤之事的发生。
黄河是地上河,河床高于地面,一旦溃堤,其后果不堪设想。
同样,绥远方面制定了入山时令,禁止一切放火烧山的行为,绥远人口稀薄,采伐树木采伐不了多少,但是放火烧山那烧起来,是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禁止任何火种进山,山上一把火,煤窑挖五年,而且还专门设立了巡检司,盘查入山之人,防止出现火种。
刘东星也前往了开封,擅长治水的他,要和凌云翼一起,防止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