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二十九章 因为,陛下他善!(5/6)
到了离开的时候,这个在大明生活了十二年的红毛番,终究是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爱的深沉。

    “已经上路了。”高启愚略显感慨的说道“只能祝他好运了。”

    万士和倒是非常平和的说道“他会被烧死的,他是亵神者、叛教者、魔鬼、异端、不在神的福音名册上的人,但他也是个殉道者,他做出了选择,我们就要尊重他的选择。”

    “我这里有份杂报,伱们看一下。”

    高启愚看完了杂报,眉头紧锁的说道“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这家杂报在哪里我让人把他们的大笔正叫到礼部来。”

    喝茶如果不听,就要掏出重拳来了。

    杂报的内容,比忽必烈还多一烈,就是忽必烈烈胡逼咧咧。

    批评大明朝廷在吕宋总督府的十一个铜山,这十一个铜山贡献了超过一千五百万斤的黄铜,而且数量还在飞速增长,这就造成了滇铜的规模被吕宋铜山抑制,生产规模不能扩大,云南人就无法成为匠人。

    吕宋每生产一万斤铜,云南就少了一个铜匠

    大明朝廷在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大明缺铜缺的厉害,连炮都是用钢打的,人红毛番的炮都是铜铸的什么生产一万斤铜就少一个铜匠无论生产多少铜出来,都满足不了大明的需求啊。”高启愚对这篇杂报的评价很低,对大明一点都不了解,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大明就是个饕餮,铜料,有多少就要多少,大明用得完,在铜料这个供需关系里,大明对铜的需求是没有什么上限的,就像是对白银的需求一样。

    “我让你们看这份杂报,不是为了让你们约谈他们。”万士和哭笑不得的看着高启愚,还真是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徒弟,张居正是个威权人物,容不得别人置喙,高启愚简直是一模一样,第一时间想到的家就是捂嘴。

    “这就是共识的形成过程。”万士和解释了下自己为何让他们看这些杂报的理由。

    万士和详细的解释了下自己为何要让高启愚看这些杂报,万历维新中的大思辨,到底是怎么样一步一步的形成共识,进而由共识转化为约定俗成的公序良俗,最终形成法律付诸于实践约束。

    公序良俗就是大明这个集体所有人的最大共识,就是最大公约数。

    万历维新出现了很多新鲜的事儿,允许有限自由言论,反而能在骂战中逐渐形成共识,这篇批评吕宋铜山的杂报,很快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讨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到底谁有理实践有理。

    经过实践验证后证否,那就达成了共识,最终完成公序良俗的建设。

    这每一步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时候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朝廷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履行怎样的职责呢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干预呢”万士和看向了两位鸿胪寺的少卿,询问他们的想法。

    “这很难去明确的界定,因为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高启愚眉头紧蹙,端着走走了两步又继续说道“缺少一个标准,朝廷需要一个标准,来控制言论的自由程度,但是这个标准应该是什么呢”

    在封建帝制之中,最明确的标准就是皇帝,谩骂皇帝的文章都该进行捂嘴,但除此之外呢朝廷应该如何引导公序良俗,就是礼部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在伤害到大多数人利益的时候,就要进行干预。”万士和给出了他的标准,风力舆论的阵地是一定要牢牢的把握在大明朝廷的手里,朝廷已经吃了太多太多这样的亏了。

    而万士和找到了那个标准,维护大多数大明人的利益,就要进行干预。

    “这就给了礼法明确的定义,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