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零四章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5/6)
官是有些过于宠溺了些。”冯保反倒是觉得李贽说的没错。

    李贽对隆庆皇帝也是指指点点,主要是批评了隆庆皇帝在登基前两年一些糊涂事儿。

    隆庆元年,隆庆皇帝突然下旨内阁,要让太监吕用、高相、陶金这三个宦官坐团营,提调京营军兵,并设内操场,组建净军,这道旨意一下,内阁直接炸了锅

    徐阶这种已经极为擅长明哲保身的首辅,都顶不住了,赶忙上了两道请拟科道谏止内臣坐营票贴和请允御史奏止内教场操练疏,申明利害关系,让隆庆皇帝收回成命。

    隆庆皇帝不听。

    如果是提督内臣,这是自洪武年间太监监军的祖宗成法,历代都用,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坐团营提调,这问题就大了

    宦官有调兵的权力,掌兵权,疯了吗

    但是隆庆皇帝就是不听,非要这三个宦官去坐团营,在隆庆皇帝看来,大臣不值得信任,武勋也没什么领兵的人才,军队不掌控在自己手里,怎么能安心呢

    还是高拱和张居正夜扣宫门,好说歹说,才说服了隆庆皇帝,收回了成命。

    高拱把汉代十常侍和唐朝宦官废立九个皇帝的事儿拿出来说,吓唬隆庆皇帝,你给了宦官兵权,尤其是京城的兵权,后果非常严重。

    自朱程理学成为显学之后,春秋之后无大义,唯记事耳,这种法三代之上的崇古派就成为了主流,连大明读书人都普遍不读史的情况下,隆庆皇帝在裕王府也没读过史书。

    高拱能讲唐代宦官废立九个皇帝的事儿,让隆庆皇帝大为惊讶,还疑惑果有其事乎

    这也是张居正为什么要编写帝鉴图说的原因了,不读史真不行,时代在发展,两千年前的理论,不能解释一些问题,人终归是要与时俱进,皇帝也不能例外。

    而李贽对隆庆皇帝的批评,则是集中在想当然耳。

    权力对人的异化,很容易产生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想当然耳。

    就是为上者过于想当然的设立目标,不可能的工期、不可能的产量、不切实际的扩张等等,都是想当然的结果,现在这个年代,京畿附近一亩地打三百斤粮食,已经是风调雨顺了,如果皇帝不了解,大兴县县令的亩产千斤,就会掀起一股可怕的乱流,影响大明新政的推行。

    权力,尤其是大明帝王的无上权力,必然造成一种错觉,就是朕拥有类似于俺寻思之力的超脱自然的力量。

    只要朕想,就能做到。

    “他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但是冯大伴,你这么一个宦官头子,说先帝过于宠溺宦官了,是不是立场不大对”朱翊钧倒是有些疑惑,冯保居然没有为宦官说话。

    冯保想了想,回答道“隆庆二年七月,御马监太监许义,带着一百多名宦官,在左顺门抓到了巡城御史李学道,将李学道殴打了一顿,在没有圣命的情况下,居然敢这么做,主人没有下令的时候,敢这么做,就已经不是陛下的鹰犬了。”

    “啊”朱翊钧看着冯保惊讶的说道“还有这事儿”

    嘉隆万年间的文官有多横,从元辅当国这四个字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哪个不是大权独揽

    结果在隆庆二年,御史被宦官在皇宫里给偷袭了。

    冯保将当年事说的很清楚,许义这个宦官,仗着自己的身份,在宫外强取豪夺,这巡城御史李学道撞见了,自然不能忍,就处罚了许义,上奏弹劾许义强取豪夺,许义怀恨在心,就带着人把李学道给打了。

    隆庆皇帝知道许义带着一百多个宦官把李学道给打了,怒不可遏,许义为首的十数名宦官被打了一百杖,充云南烟瘴之地,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