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明,欣欣向荣,蒸蒸日上!(3/6)
海,天津卫作为大明京师海上的门户,随着开海政令推进,天津卫越来越重要,而另一方面,也是徐渭认为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清丈还田的影响,大明的百姓是极为勤劳的,只要有块儿地,就可以活下来。

    或者说,张居正新政,是一切的基础。

    考成法、设时设限、草榜糊名、底册填名,让大明的行政力量从灰烬中涅盘重生,而清丈还田,是补充国之根本之法,振武强兵给武将事权,是给大明这艘大船增添压舱石,而整饬学政,是清朗风气,是教化之功。

    生产是人改变自然,主语是人,如果没有人,再多的生产资料,再多的生产工具,也没法生产。

    行政力量的恢复,人口的恢复,才是皇帝意志能够得到贯彻的原因。

    “谨受教。”孙克毅听明白了徐渭的道理,陛下和先生的新政殊途同归,又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这便是文人常说的君圣臣贤。

    徐渭和孙克毅从天津卫入通州,自朝阳门入京师,在会同馆驿下榻,会同馆驿,人员流动极大,消息也最为便利。

    徐渭和孙克毅洗漱了一番,还没休息,就收到了请柬,显然有很多人想跟长崎总督府的总督沟通一二,徐渭一一拒绝,这不是徐渭这个外乡人,不给本地人面子,而是他要面圣,摸清楚风向后,再进行活动。

    大方向都不清楚,胡乱交际,很容易出问题。

    徐渭带着孙克毅来到了前门楼子,前门楼子听评书,可不仅仅是沙阿买买提一个人的爱好。

    徐渭和孙克毅要听的还是三打徐阶,徐渭是胡宗宪的幕僚和徐阶有仇,孙克毅的哥哥因为徐阶被打断了腿,也跟徐阶有仇。

    这万士和编纂的评书、戏文,在大明流传甚广,已经有了二创的话本出现。

    长崎是个文化荒漠,回京了,自然要享受一二。

    “听说了没王公子在四川搞了个大动静华阳学府杀的那叫一个惨烈,血流成河,人头滚滚,在京师,有他爹管教,他那骨子里的纨绔劲儿只能收敛,这次到了四川直接动手,可谓是心狠手辣,果决无比。”一个食客,在评书开始前,和同桌交流着。

    “嘿,要不说是当代严嵩严世藩呢,不,这王谦比严世藩狠多了,陛下让他到四川办戥头案,他可倒好,就因为和那杨宁仁争风吃醋,抢夺那美人罗香仙,就直接动手了,啧啧,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争风吃醋,抢美人罗香仙,王谦在这里,怕是直接掀桌子了,骂谁呢他王谦好歹是京师第二纨绔,那罗香仙,他还看不上呢,他王谦最喜欢良家

    但人们总是如此,觉得这个理由更加合适,符合王谦王公子在外的形象。

    “那杨宁仁活该,他们老杨家在四川搞戥头大案,张居正的弟子都中招了,不这么搞,王谦不学无术,能有什么办法呢”

    “不过听说王公子去了都江堰,上了道奏疏说,外之豪强兼并,赋役不均,花分、诡寄,恃顽不纳田粮,偏累小民,都江堰灌溉三百万亩,至今只剩一百零三万亩,闹得沸沸扬扬,说要修一条济民渠,累费四十三万银,他王公子付钱。”

    “我也听说了这个事儿,前段时间全晋杂报,还专门刊文,说王公子的话就是晋党的话,这笔钱,他们晋党出了,不就是四十三万银吗只要陛下高兴,一百四十三万也肯出。”

    徐渭颇为好奇的说道“这一条济民渠扩灌之事,从哪里可以看到详情”

    “那边桌上有杂报,每一期都有,可以自己去取来看,但是要带走,要花钱买。”食客有眼力价儿,这徐渭和孙克毅虽然不是穿金戴玉,可是气度不凡,食客尽心为徐渭解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