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零八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2/6)
陛下,陛下每日都来京营,对于骑铳再熟悉不过了。

    纸壳火药定装,说起来简单,似乎只要将纸包裹定量的火药就足够了,但这是基于精密制造,对枪膛的口径、铅子的大小的精准有着极高的要求,既不能炸膛,也不能威力不足,这其中的技术难度,从平夷铳有了定装这个想法后,大明工匠们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才初步完善了工艺。

    偏厢战车、九斤火炮、子母炮、开花弹、木制延时引信,这些都是老面孔了,偏厢战车是马拉车,九斤火炮的装配,李如松和戚继光也曾经激烈的争执过,李如松觉得以机动力见长的骑兵,带着这种三千斤的重炮,实在是有些舍本求末,而戚继光则认为,必要的重火力,可以有效突防,有利于战术实现。

    最终,戚继光赢了,这不是李如松的认识有问题,而是戚继光的打法,让李如松有些懵。

    三千斤重的重炮,最重要的作用是数以千里的突袭,急行军的千里突袭、重点目标的攻坚,都需要用到重型火器,越是距离远的突袭,重火器就越有必要,因为需要就食于敌。

    敌人的粮草辎重,存于城池之中,就连俺答汗也在归化建了两座城池。

    “铁浑甲,跟常人所想的笨重完全不同,相比较其他甲胄,铁浑甲不到三十斤的重量,满足防御需求的同时,重量更低。”戚继光指着架子上的铁浑甲敲了敲。

    铁浑甲,或者说板甲,其实非常灵活,朱翊钧和朱翊镠使用的铁浑甲,浑然一体的铁甲,甚至有笼手,唱跳蹴鞠,都不是问题。

    但大规模列装的时候,必然面临的问题出现了,铁浑甲高昂的成本,钢的数量不足以列装万余人,而且标准铁浑甲的重量超过了三十五斤,这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对于长途奔袭作战的骑兵而言,过重的甲胄质量,意味着更大的消耗。

    朱翊钧和朱翊镠能用特制的铁浑甲,是他们的马匹是特挑的战马,可大规模列装时候,只能选择减配。

    四分之三的盔甲,头盔、护颈、胸甲是完整的,甲胄覆盖整个上身以及腿的前半部分,直至膝盖,这种设计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骑兵的安全,重量的减轻能减少后勤的压力、扩大作战半径。

    比较有趣的是,手套只有一只,因为右手需要装填火药,无论是棉麻制、皮制还是钢制,都非常影响火药的填装,在经过了军兵激烈反应之后,只配一只,如果是左撇子,也可以换手,非常人性化。

    按照朱翊钧之前的规划,每一名骑卒要带一支战锤,专门用来开罐头,就是消灭对方的重骑兵,战锤长三尺,带挂钩绳索,锤头的是尖头锤,以朱翊钧的力气,只需要一锤锤在兜鍪上,完全足以破防了。

    连战锤的皮套都做好了,但被军兵们放弃了,军兵们更喜欢用来挂刀,这是战场环境决定的。

    战锤没有使用环境,破甲,铳比锤好用,而且大明的敌人,并没有那么多的重甲,他们的甲胄在火器面前脆的跟纸没有区别。

    三尺三寸的骑士刀完全足够用了,如果真的碰上了重甲骑兵,数以万计的火铳都没能消灭对手的重骑兵,那带把锤,还不如撤退,补充一轮火药,继续对敌来的可靠。

    朱翊钧一直都承认自己的军事天赋不高,大明的军队战斗,是大规模的集群作战,而不是散兵游勇,战锤开罐头的确好用,但并不适合当下的大明战场。

    在介绍了军备之后,朱翊钧带领众臣,来到了武英楼外。

    在武英楼前的校场上,三个骑营共计一万人,站在了校场之上,训练有序、甲胄分明的骑卒,站在一匹匹高头大马之前,一只手拉着马匹,一只手抱着头盔,所有的军备,都在马匹上放着。

    万余人站在校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