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镇国神器(5/6)
际,不应该虚伪和虚妄。”

    “能必贵当、计必贵当、利必贵当、法必贵当;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罪必责实;此四当四实,唯有如此,国是定,人心一,则上下之间,崇本尚质,急当下之急务而不为无益之事。”

    “江陵公做的极好。”

    高拱把张居正叫做荆人,这是一种蔑称,葛守礼就拿这话堵过张居正,现在高拱当着张居正的面儿,叫张居正江陵公,因为张居正做的的确很好。

    哪怕是换成伊尹来做,不过如此。

    “臣有除八弊疏,恳请陛下御览。”高拱从袖子里摸出了一本奏疏,这本奏疏已经卷了边,显然是已经写好很久很久了,而且时常翻阅,朱翊钧示意张宏呈上,认真的看完了除八弊疏。

    这本奏疏的全名为挽颓习以崇圣治疏,朱翊钧逐字逐句的看完了高拱的奏疏,合上让张宏交给了张居正,开口说道“高先生,远胜徐阶严嵩之流,乃国事干臣也。”

    “朕疑惑为何高先生在嘉靖年间已经写成此疏,却从未上奏言此事”朱翊钧从来没看过这本奏疏,张居正也没看过,显然这是高拱自己写好,但是从未拿出来的改革纲领。

    这本奏疏讲的是吏治,除积弊,总纲为反腐,在高拱当国的二十九个月时间里,高拱一共惩贪六十四起,惩处贪官污吏一百六十四人,他当国惩贪反腐,功效极佳。

    但是高拱从来没有把这本奏疏拿出来过。

    朱翊钧发现自己确实跟张居正说的那样,对高拱的认知是有些偏见的。

    “彼时严嵩徐阶当国,二人皆为贪墨巨蠹之辈,臣这本奏疏,便不能上奏了。”高拱回想起了当初,奏疏早就写成,但是彼时大势根本不允许这样的奏疏出现在朝堂之上,否则高拱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高拱选择了留在自己的手里。

    “陛下臣不认同。”张居正看完了奏疏,将奏疏还给了张宏,摇头说道“新郑公奏疏臣从未看到,但是新郑公的作为,臣看到了,他惩贪反腐,可是陛下,臣仍然以为,贿政造成的姑息为国之大弊,不除姑息,何谈惩贪”

    张居正和高拱在政治上最大的分歧,就是是否反贪,张居正认为先除姑息,再除贿政;而高拱认为贿政是姑息之基,除贿政就是除姑息。

    高拱是个清廉的官员,若是贪赃,冯保早就追杀到新郑去了,还能让高拱活到现在

    高拱当国办得最大的事儿,就是惩贪。

    高拱有姑息,他姑息了晋党,默认了杨博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包庇自己的党人,山西籍无一罢黜。

    而张居正用考成法破姑息,官员升任罢黜,皆由考成而非人情,糊名草榜,底册填榜,除了姑息再除贿政,否则姑息大弊之下,惩贪根本就是无根之萍,不可能有效果。

    “放到第七橱窗内,为政学。”朱翊钧让张宏把这本奏疏拿去了政学橱窗之内,认可了高拱的谏言。

    朱翊钧看着高拱说道“朕以为先生说得对,惩贪反腐是一定要做的,但是破姑息大弊在前为宜,朕把高先生的奏疏收入第七橱窗,等考成法大成,则惩贪反腐,除贿政之弊。”

    朱翊钧仍然支持张居正的做法,先破姑息,同乡、同师、同榜、姻亲等等复杂关系制造出了一张互相包庇、互相袒护的大网,若是不能把姑息之弊破除,又如何反腐呢

    高拱脾气很倔,他承认张居正干得不错,但是他绝不承认自己不对,他还是觉得自己想的是对的,先惩贪杜贿政,姑息自破,这种政见之间的分歧,最终让高拱和张居正分道扬镳。

    这种争端在隆庆六年一月时候,最为激烈,福建巡按御史杜化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