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认真的看完了奏疏,这本奏疏真的很长很长。
张居正首先阐述了学政对于国朝的意义,为国朝养士之根本明确的指出了学政败坏的恶果,博誉于一时,抗朝廷明诏,不敢违私门请托严厉批评了如今学政的败坏,为公开幸门,明招请托引用了嘉靖初年整饬学政的条款,题准事例,逐款开列分析其中的利弊
结合考成法提出了当下考察改黜提学官、学校筹办、人才遴选、清汰生员等十八条整饬学政新政。
这十八条,每一条都是张居正为了整饬学政的殚精竭虑。
“先生大才啊,这本奏疏,还有杨太宰之名”朱翊钧看完了奏疏,只能佩服张居正的谋划,真的是滴水不漏,他已经说明了,要举当以渐,绝不是操之过急。
杨博已经走了半年了,张居正这个时候才掏出这本奏疏来,显然不是为了夺杨博的功劳,而是因为彼时时机不成熟。
张居正俯首说道“臣和杨太宰曾经多次就整饬学政沟通,承杨太宰不弃,臣略有所成,只是当时政令阻塞,不能成行。”
杨博是个君子还是小人,就像嘉靖皇帝是个明君还是昏君一样,都是对立而统一的存在。
“先生要加一个算学进去”朱翊钧察觉到了十八条里的盲点,颇为惊喜的问道。
张居正点头说道“陛下要稽税房、稽税局查账稽税,户部要盘账、整理国税度支,南衙、浙江、福建、江西、两广要清丈,这都需要算学的人才,现在勉强够用,但是日后就说不清了,自然要培养。”
“度数旁通乃是国之大计,自然要加一门算学进去。”
“万历五年春闱不考,但是到了万历八年就一定要考算学了。”
朱翊钧对加算学极为赞成,但有些担忧的说道“好好好,加一门算学好啊,就怕到时候科臣又要喋喋不休,说先生为自己孩子科举铺路,专设算学。”
“那就让两个孩子万历五年中式就是。”张居正颇为诚恳的说道。
朱翊钧眉头一皱说道“科举为国选士,可是众目睽睽,操纵科举之事,先生可做不得。”
“他们好好考就能中式。”张居正却是信心十足,他的孩子他很清楚,学业极好,次是张居正特意交待不要考中,为了推行政令,委屈了两个孩子。
张居正从实力的角度出发,他不用操纵科举,两个孩子也能中式。
朱翊钧拿起了朱笔,奋笔疾书之后,开口说道“先生所奏,倶深切时弊,鞭辟入里,所开条款,条条切实可行,着各部遵行,若仍有违怠旷职者,吏部、都察院务要指实考察奏黜,不许徇情,若有姑息徇私,一并处置。”
“下章礼部、吏部部议。”
张居正俯首说道“臣谢陛下隆恩。”
陆光祖回京,那可是一片骂人,人人都说陆光祖是缙绅叛徒,为了起复狼子野心,若不是他在崇正学院的集会,振臂高呼,群情激奋之下,葛氏也不会做了这个出头鸟。
现在好了,骆秉良在南衙的名声已经不是恶臭可以形容了,动不动就抄家灭户,着实是可恶至极,但是又毫无办法,无论是昆山顾氏,还是江苏葛氏,那都是历历有据,办的案子,都是铁案,不是污蔑,就只能叫嚣几句鱼肉缙绅,不了了之。
在隆庆年间,鱼肉缙绅还是个罪名,到了万历年间,因为清丈、清理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