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于首辅先生使用(6/7)
笑着说道“请命开常朝面见陛下的是他们,说我张居正当国隔绝内外的是他们,现在请罢常朝的也是他们,当朝廷法度是闹着玩吗”

    葛守礼拿出这本奏疏,不代表他赞同,他颇为确切的说道“我不是很赞同,常朝乃是应有之义,君上理当见朝臣,朝臣理当见陛下,这是尊主上威福之权的大事,我们廷臣、阁臣没有资格限制此事。”

    “还是每月召开的好。”

    以前,葛守礼天天被冯保骂,后来是陆树声天天被冯保骂,再后来,是万士和被冯保皇帝骂,现在是朝臣们被皇帝骂,大家都淋过雨,为什么要给朝臣们撑伞呢

    感受下小皇帝的聪慧和巧思以及伶牙俐齿吧

    “诸位以为呢”张居正看了一圈,看到各部大臣都没有反对意见,写好了自己的浮票,这常朝的制度,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被骂的还不了嘴的,不仅仅只是廷臣,看热闹,谁都喜欢,也省的下面的人,不知道轻重,胡言乱语,惹得廷臣们跟着一起丢人。

    廷议之后,张居正并没有让侍读和侍讲进来准备讲筵,而是一脸为难的说道“陛下,这工部实在没有,就转恩赐名义,由国帑出吧。”

    边方修城墙、边塞的钱,都是直接从户部到地方,跟工部没关系,京师也就每年修修补补,最大的差事也就是修个皇陵,而且这几年修皇陵,都是勋戚督办,工部就是个打杂的。

    国帑和内帑把修皇陵的钱给了勋戚,勋戚总领此事,工部欠了一屁股的债,问勋戚要账,勋戚也不给,这账越欠越多,欠的工部穷的当裤子。

    “朕也有此意。”朱翊钧很支持张居正的决定,张诚从天子南库月港回来,拿了二十四万两银子,国帑内帑对半分,这国帑一下子有了十二万两银子的额外收入。

    大明朝的岁入和岁出都是有进有出,每年都有亏空,搞得捉襟见肘。

    户部也愿意拿出来四千两银子,息事宁人,别为了四千两闹得谁都难堪。

    在弄不清楚公私,不搞清楚公私的定义之前,这个账就是个糊涂账,根本算不清楚,现在是混沌而肯定的现象,分不清楚的时候,再让子弹飞一会儿,让事情再继续发展便是。

    讲筵之后,朱翊钧和李太后并没有提起这件事,因为张居正又贴了浮票,算是答应了李太后的要求。

    让户部把四千两银子给了工部,工部把这四千两按照宫里的懿旨,送到了武清伯李伟的府上,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

    然后立刻就出事了。

    快年底了,勋戚们各家各门都在闹亏空,一看武清伯以修缮房子的理由,请到了国帑的钱,立刻就是蜂拥而起,有模有样的哭穷,连修厕所都成了理由,一堆的奏疏压到了内阁,流转到了李太后的案前。

    张居正将所有这类的奏疏都贴了空白浮票,这件事到这个地步,他张居正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管不了了。

    李太后看着面前的一堆奏疏,也是头疼的厉害。

    宁安大长公主,皇帝的亲姑姑,世庙嘉靖皇帝,至今唯一活在世上的女儿,和驸马都尉李和一起上了道奏疏,要在家里修个池子,要一万四千两银子。

    给还是不给

    皇帝的亲外公能给四千两,皇帝的亲姑姑,这一万四千两不能给

    “太后驾到”一个宫婢喊了一嗓子,沉迷于读农书的朱翊钧从书中回过神来,站起身来,恭敬的见礼。

    “娘亲,这么晚了,怎么过来了”朱翊钧明知故问,他知道因为什么事儿。

    李太后手里拿了几本奏疏说道“都是要钱的奏疏,都说这亲戚是帮衬,这还没见他们怎么帮衬,要银子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