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零一章 要求(3/6)
两个学位,把汉堡和皇家艺术学院一口气都搞定,非要读这个「门采尔透纳卓越大师」培养计划,那就”

    “唉,其实原本也不难。”老杨叹了口气。

    「门采尔透纳卓越大师」这种政府级的合作教育项目,名额非常的紧俏。

    这种项目出来的毕业生,想要从事学术研究方向,基本上所有的博物馆,研究机构的职位,包括留校任教,乃至于去油画这样的顶尖杂志里去当实习职员。

    这些岗位,就算不能说是任他随便挑,但最少都有很大的个人选择权。

    它们都是艺术领域最珍贵的就业机会,每一条都是能让人一步步走向艺术行业最顶层的快车道。

    而想要从事艺术创作方向。

    无论是去当策展人助理,还是签个马仕画廊这般的洲际画廊,都不难。

    工作个几年,年薪至少是二、三十万欧的样子。

    收入中位数几乎和哈佛金童们的收入待遇可以持平。

    平均数就没谱了。

    艺术行业的收入方差实在太夸张了。

    「门采尔透纳卓越大师」这种顶级合作项目,每届世界范围内往往就录取七、八个学生。

    赫斯特就是类似的项目出来的。

    但凡哪届蹦出来一个达米安赫斯特这个量级的顶流画家。

    轻轻松松给你把平均收入拉到1000万去。

    而且不用讳言。

    艺术领域可远远没有大律所或者金融投行那么卷。

    只要你有教职,或者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这类职务,且愿意咸鱼。

    那生活状态相对安逸的多。

    咖啡喝着,小假度着,酒吧泡着。

    就算猝死了。

    至少也用不着担心是加班加到猝死的。

    这样的录取机会,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紧俏。

    每一个被录取的学生,要不然他们自己能写出一本风雨哈佛路这样的书出来。

    要不然他们的老爸,他们老爸的老爸,能写出一本风雨哈佛路或着财富五百强投资指南我是如何成为花旗银行董事类似的书出来。

    这就是欧美这种推荐制,所谓“综合考量式”的录取标准的弊端。

    在任何一所名校的校友会,捐楼帮们都是广泛存在的。

    反正只要别写的是我的奋斗。

    就无所谓。

    话又说回来,「大师计划」的录取名额无论多么的紧俏,它毕竟依然只是一个面向学生阶段优秀艺术生的录取项目而已。

    它是学生们竞争的舞台,内部存在的操作空间就很大。

    如果想走艺术创作路线。

    就算「大师计划」出来的毕业生,依然还是要在国际双年展这样的场合证明自己,才能闯出一番天地来。

    艺术展才是属于职业画家们彼此较量的舞台。

    「大师计划」或者皇家艺术学院出来的学生,顶多也只是比普通画家在参展时,多一些资源。

    起跑线更加靠近终点而已。

    老杨直接就站在了终点上。

    他老杨既然连新加坡双年展这种亚洲著名的大展,这样的超高级的舞台,都能有底气去油出一番天地来。

    一个大师计划的名额,也算不了什么太过了不起的东西。

    但偷偷开后门,就和夜半三经走荒郊野坟地时的规矩一样要点在于别张扬,别作死。

    小符该贴贴上,小香该敬敬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