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沉闷而潮湿的鼓点。
“成了就是这个颜色。”
顾为经顶住了脑海中传来的刺痛和眩晕,他飞速的将整幅画雷雨天的底色还原在画纸之上。
随着他的画笔落下。
灰紫色的光团跃然于画面的上方,乌云密布,好像一块被封印在画布上的雷雨天。
当前临摹画作雷雨天的老教堂已经完成
两个多小时后,当顾为经搬着画架,放在顾氏书画铺的走廊处阴干的时候。脑海中的系统,也适时的传来他完成任务的提示。
本次临摹相似度237,您已获得一枚初级宝箱
“才刚刚过百分之二十。”
顾为经并不失望,能达到完成任务初级要求的及格线,他就已经满意了。
判断临摹作品的相似程度,标准绝对不是刻板的复印。
世界上不存在两幅一样的油画,印象派的画家笔法更是千变万化,有些作品甚至干脆就是用数以十万计的色点组成的。
如果说你发现了两幅连最细微处的细节都一模一样的作品,不用怀疑,那一定是电脑喷绘出来的画。
这又不是发哥想要画美元。
没有正常的画家会追求纯粹物理用笔上的十分之一毫米级的一丝不差。
如果说是这个标准,都不用说是临摹,你让原画家在现场画一幅同样的画,估计都达不到临摹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以上。
但如果是普通意义上大差不差的像,这个标准对于职业画家来说,又实在太低。
什么是基本的像呢
如今,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油画村。
这些村落靠着专门临摹油画为生,很多雇工连学都没有上过,每天三班倒,光个膀子挤在狭窄闷热的工作室内,拿着再微薄不过的薪水,临摹梵高的自画像之类的名画。
工作流程呈现工厂流水线式管理,有些人就负责画眉毛,画完眉毛就把画传给下个人画眼睛,然后再传给下个人画鼻子。
光一个村子一年就能画出十几万张自画像,占到了全球网上流通的梵高复制品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这些画,普通人看上去也是像。
但如果职业画家临摹作品也只是这个标准的话,那么他们所经受的美学教育就没有意义。
所谓临摹,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追索,一种似真似梦的感觉。
你追求的应该是一种气质的近似。
不是像,而是真。
当一个画家什么时候感受到百年前的前辈从油画框中走了出来,站在你身后握住你的手和你一起做画的时候。
当你的思路,你的心情,你的心跳和对方溶为一体。
那么你的临摹技巧就大成了。
顾为经离这个标准还差的颇远。
他觉得自己第一次临摹,就能这次获得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相似度评价,还是多亏素描底子造型不错。
又靠着书画鉴定术的加持,他摸索到了些雷雨天这种紫灰底色搭配的配方。
至于建筑物的细节主体这里的颜色变化要比雷雨天的大面积紫灰色色彩调子的铺陈要复杂,也精确更多。
不说再使用一次书画鉴定术能进步多少。
顾为经隐隐作痛的太阳穴告诉他,要是一天鉴赏这种大师二阶的艺术品三次,估计他又得被救护车拉去医院了。
老这样,顾为经真怕自己精神撑不住,大师没临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