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公主现于众人前,言辞慷慨激昂,有理有据,既不失皇家威严,又润泽人心,熄灭了众人怒火。
在她一席话后,众举子尽皆散去,准备重考会试。
此事后,朝堂言论不一。
长安公主虽完美处理了举子激愤之事,但这种事本不应该她来做。
不过,也有人支持她的作为,晋安帝无子,她这位公主就代表了皇室颜面。
朝堂言论纷纷,晋安帝却只做不知。
在此事后,他表现得越来越宠爱长安公主。
起初,他只是将长安公主带在身边,出入御书房,寝殿等地,便是他批阅奏折时也不避讳长安公主。
这时候,晋安帝对长安公主的纵容,没人多想,只以为他是怜惜这个自幼流落在外的女儿。
毕竟,长安公主只是一个女子而已。
即使有朝官看不惯天子对长安公主宠爱过甚,上奏劝解,但这样的折子多是被压下不发。皇帝当作看不见,朝臣们也不能挑了明的说。到后来,也就几乎无人再对此事多言。
在朝臣想来,沈云凰不过是一个公主,而且无外家势力,天子愿意多宠爱些就宠爱吧。
少有人知晓,长安公主在随侍在晋安帝身旁时,时时都在接受他对朝政的教导。
但慢慢地,还是有人发现,晋安帝在由着长安公主翻阅乃至批改奏折。
晋安帝在放任甚至支持他的女儿参与政事。
这事传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甚至有人直言此乃祸国之兆。
谁知,次日,长安公主的字迹就正大光明地出现在了奏折上。
长安公主的姓名正式出现在了人前。
此时,有人恍然大悟,想起了之前这位公主出面应对聚众举子一事。
那时候他们没在意,谁知道此事早有端倪。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众朝臣自然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甚至,宗室也不愿看到这种局面。
晋安帝却不理会满朝上下的反对,只当看不到那些反对的奏折。
上朝时,若是有人死谏,他也不管,任由那人哭骂撞墙,表现得相当冷酷无情。
沈云凰更是不在意,便是有人骂到了她面前,她也只笑着听完,还赞人言辞锋利,用语大胆。
终归,晋安帝才是天下之主。
再多反对和骂声,只要他不退缩,沈云凰就有绝对的资本。
在反对浪潮最激烈时,他直接让沈云凰以公主之身随他上朝。
沈云凰在朝堂上一站,群情激愤的骂声却渐渐低了。
自古以来,摄政掌权的女子其实也不少。
这其中,大多是皇后和太后,但也有多位公主。
既然有先例,晋安帝的态度又坚决,朝臣便不再坚持,识趣地退让了。
至此,沈云凰正式开始掌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眼看着沈云凰这位长安公主风头正盛,自然有人不在乎她为女子之身,愿意投奔于她,更多的是人对她阿谀奉承,巴结拉拢,一来二去,沈云凰手中势力大增,她在朝堂上也慢慢站稳了脚跟,不再仅是依靠晋安帝的支持。
沈云凰野心勃勃,晋安帝乐见于此,却也有人为此抓心挠肺的难受。
这日,朝会过后。
沈云凰慢步走出殿外,一阵风吹来,激得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