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7章 第八七章(1/3)
    元和三十二年的秋闱, 还是如期召开了。
    河东这地方是不太平, 但人口密集,向来也是科考大省。即使在战争年代, 天子取士仍是一等一重要的事, 拖延不得的。
    像谢良钰他们这些生员,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参与乡试的资格的,这一年上面确定考试如期举行的话递下来, 按照道理来说,他与叶审言便也该开始收拾东西,回去府学, 考过当年科试,成绩优异者,才能得到考学的资格。
    不过, 现在路上正乱,上面下令一应从简,让生员可以在当下所在地参与考试,他们便也不用回去平州府,只在咸名,与本地考生一起参加考试就好。
    这样的考核,对他们两个人自然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不费吹灰之力便获得了乡试资格, 只等着正式的考试日期到来了。
    谢良钰很是幸运,大齐规定,生员考中秀才之后, 不能直接参加秋闱,需得在府县学通过两次岁试,才有参加选拔考试的资格,他上一年得到生员资格之后,刚巧一入学便赶上一场考试,再加上今年年后那一场,这才堪堪能与叶审言他们搭上同一班车。
    当然,普通考生想要讨这样的巧也是不容易的谢良钰也就仗着他是小三元,才有如此特殊厚待,他们那一科里,大多数人还要再苦兮兮地学上两年,能今年一同考试的,统共也就个。
    从乡试开始,既是科考之路上的另外一层境界,可考试的形势,也比从前大有不同了。
    乡试之后,考官命题便不能再命“截搭”,须得有理有据,便是传说中的“大题”,很考究应试者基础的扎实性和基本功,而对他们的灵活性思维考校较少,与县府院三级的考试截然不同。
    人总有擅长的某个方面,有的人擅长巧思,便容易在小考中取得好成绩,而有的人基础扎实,却并不擅长思维破题,便能在后面的考试中更占上风,而大多数人是很难两者兼顾的,这也就造成了一种奇异的现象在许多地方,小试与大试的录取者排名,是截然不同的。
    堪称许多年少成名的所谓“天才”们的照妖镜。
    像谢良钰他们这种在生员考试中大出风头的人尤其又如此年轻,很容易被人看作靠一时小聪明上位的人,照样有不少人等着看他们的笑话。
    其实这样的例子也有不少,不说小三元这样的极端范例,各府县级考试中的经魁们,在之后乡试中成绩排在末位,甚至屡考不中的,更是比比皆是。
    不过既能考到案首经魁,真才实学放在那里,回去多磨砺个几年,将自己打磨得更扎实一些,大多还是能得到好成绩的。
    谢良钰不在意这些,他是有金手指的人,灵活应变不用说,要比基础就连他的老师问渠先生,单论脑海中的知识储量,那也是不能与他想媲美的。
    当然,所谓基础,自然不可能只是论背过几卷书这样浅显,好在谢良钰得遇名师,在叶老教导下学习过这些年,将那些知识都融会贯通,已是做到胸有成竹了。
    临近考试,省城咸名的气氛愈发热烈起来,不管是什么样的世道,约莫也无法阻挡士子们对青云直上的登科的向往,各地考生开始往着省城的方向济济一堂,城里一改连月的萧瑟,愈发热闹起来。
    这可真是九死一生求功名了,可惜朝廷再怎么从简,也不会让他们直接在所在地参加乡试这种档次的考试。
    非但如此,城内的所有客栈,也在这样的时节都涨起价来没办法,各地学子蜂拥而来,各家都是爆满,还不能距离考试地点太远,连番涨价之下,还是剩不下一个空房,好在谢良钰他们早早便在此处安了家,不用在马上就要上考场的时候,还为这些生活琐事奔波。
    他们甚至还有余力接待一些从安平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