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章 第五二章(1/3)
    子曰“絜静精微, 易教也。”
    易经是五经中最特殊的一册, 按照孔子的说法,清洁沉静、洞察细微者, 多是研习易之所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说“易之为书, 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意思便是说, 周易的内容是推演天地自然之道来说明人的活动规律,也就是说以自然规律来说明社会规律, 从而指导人们的行动。
    与其他经学相比,周文王所作的周易更像是一本哲学类的书籍,然而从古至今, 研究这本哲学书而卓有成就的人大多都是经邦济世的大人物。他们或为圣贤、帝王,或为名相、名将,或为名医、高僧, 或为诗人、思想家无一不推动着当时文化的发展。
    当然,这并不是说,易经便比其他四经高出一筹,只是这一经研习最难,也最是神秘,却是许多读书人所公认的事实了。
    叶老听到谢良钰的话,却并不显得意外。
    “这一经确实最适合你, ”他轻轻叹了一声, “但易易读难精,且当今主政的张阁老正主修这一经,你若下了决心, 便要做好思想准备。
    和当权者同治一经,可并不是什么幸运的事,当朝宰相张之明学问精深,性格阴晴不定,自认为是当时研修周易的大家,对所有与自己同治一经的后进,都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感。
    他倒不一定是有什么坏心思或打压嫉妒的心理,只是这个人心高性傲得很,总觉得周易高高在上,那些领悟力一般又没什么灵性的普通人简直不配研读,因此对他们总是多加苛求,以至于在他主政的这几年,学官们录取这一经的考生都变得格外小心翼翼起来。
    但也有个好处在这样的重压之下,许多读书人都着意避开了这一经,而每一经的录取人数大致是要保持相当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竞争倒是会比其他小一些。
    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除了那些消息闭塞,不明朝中情况的愣头青之外,只要是选择这个的,对自己都具有相当的信心,这一房也因此聚集了聚集了相当多的“天才”或“怪才”,孰好孰坏,便要自己考量了。
    谢良钰认真地回答道“学生明白,但若是因为眼前的困难,便放弃自己的道路和选择,老师您恐怕也会失望的吧”
    叶老一愣,笑容倒变得愈发和善起来。
    “好,你心里有数便是今日是年初一,先回乡过年吧,待年后,老夫再与你们细讲这治经的学问你们基础都打得牢靠,之后便都是些水磨工夫,把历年程文吃透,之后熟悉经房、学作八股,便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谢良钰与叶审言同时躬身,应道“是。”
    之后他便从叶家退了出来,临走之前,叶审言看他的眼神竟然有点羡慕。
    也对,年纪轻轻的大家公子,跟祖父跑到这穷乡僻壤来,日日过得像守孝,连过年都得被拘在家读书,没得出去拜年,真是太惨了。
    不容易啊。
    谢良钰假惺惺地给他投过去一个同情的眼神,一身轻松地出了门,今天他这一趟来可是收获颇丰,那一场考验也受得值,不但成功攻陷了问渠先生这块难啃的骨头,消除了他心中的偏见,更成为了他的关门弟子
    虽然现在因为叶长安将军的事,叶家暂时有些势微,但到底是几代为官的大家族,其底蕴决不能小觑,如今还在朝为官的叶家人,绝对不下一掌之数。
    这可是个家里出一个进士,就能往门口竖座牌坊,光宗耀祖的年代啊。
    在这极重师徒传承的大齐,他这可是搭上一条直上青云的大船了。
    谢良钰身不在其位,可拜身边云集的一批大佬所赐,也对如今权力中心那些弯弯绕心里门儿清,一时间连脚下步子都轻快了三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