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章 立派(2/3)
给他们寻么个逗哏的搭档,并思考起如何把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提前带给这个时代。
    还有几个嗓音条件好的,沈釉觉得可以培养他们学柳活儿。不过一来沈釉自穿书后就一直在常坪城这一亩三分地待着,不太知道当今市场对柳活儿的接受程度,二则是他也就会那么一两首啊只能暂时按下不表。
    还是攒攒运气,回头抽个现代位面,换个iad下载点影音资料过来给他们学习
    沈釉把这五个人点出来,对孔均道“我觉得他们几个都还不错,可以考虑正式拜在你门下了。”
    这个拜在门下就不是做学徒了,而是像孔均拜沈釉一样,要有见证人,成为正式的衣钵传人。穗子、碾子他们虽然从小被孔均捡回来教养着,但也都没有正式行过拜师礼。得到了祖师爷的肯定,几个人都十分兴奋,特别是两个捧哏预备役,原本在一群学徒里根本不起眼,属于话想对少的那种人,根本没想过自己也能得祖师爷的青眼
    孔均对沈釉的建议自然是没有半分不同意的。不过孔均现在也是有点身份的当红艺人了,决心把这个收徒仪式办的大一些,再请一些见证人,有点类似于相声的“摆枝”。同时徒弟还得孝敬师父些礼物,而师父也要赠送一些带有行业含义的,比如折扇、醒木、御子之类的东西,表示对徒弟的认可。
    想到这儿孔均就有些不是滋味,他和沈釉认识的时候拜师拜的太仓促,就磕了头敬了碗茶,末了还上师父家蹭了顿饭。都没孝敬师父拜师礼
    虽然沈釉也没给他什么传承物件,但西游记红楼梦两个本子都给他了,孔均心里只有愧疚的份儿,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更要加倍孝敬沈釉
    要不是沈釉太低调,孔均简直想把自己的拜师仪式再办一次,这么好的师父值得轰轰烈烈的大场面
    沈釉摸了摸下巴“你要大办的话我还能蹭你个场地占个便宜”孔均收了不少徒弟,最近沈釉这里也来了村长介绍的孩子们当学徒,沈釉就打算把严掌柜之前介绍的两个学徒严坚成和卢志给转正了,正式收为徒弟。
    这两个孩子自打过来就勤勤恳恳的,看得出都是老实人,值得信任。
    其实最得沈釉真传的还是碾子,可惜他和孔均有着师徒名分,沈釉也不好再收他为徒了。
    想了想,沈釉还是打算给碾子开个后门“虽说碾子在说书这一道是没什么天赋了,但还是要给他一个名分,这次就一起拜你为师吧。”
    反正说来说去,都是他沈釉的门人。
    孔均刚刚获得了一点要当人师父的喜悦,又不得不接受多了两个师弟的事实。好在沈釉一直强调,门派不同各算各的,心里才舒服了一些。
    不过说到门派孔均精神一震,向沈釉发出建议“师父,我觉得咱们也得起个响亮的门派名称了”
    这年头的说书人和厨子本来就有派系之分,比如张树叶的师父李书王,因为名气大了,门下弟子都称为“李派”传人,此外如今还享有盛名的还有“梁派”梁麻子和“马派”马老馋,都是表演风格较为鲜明的著名说书人。
    按理说他们这一派最出名的是孔均,也该起个“孔派”,可孔均太知道自己的斤两了,没有他师父的指点与教导,他什么都不是因此眼巴巴的看着沈釉,希望能成为“沈派”传人。
    沈釉对这么弯弯绕绕倒没那么清楚,还以为是像dys那样起一个社团、班子的名称。就算他清楚了,也没脸把自己的姓挂在上头,毕竟这些也不是他原创的,都是摘取了巨人肩膀上的果实,真论起来他理论大于实践,真要batte可能还不如日益精进的孔均。
    沈釉从干锅记就可以看出是个起名废绞尽脑汁,最后决定还是赋予这个门派真正意义上的祖师爷名字吧“不如就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