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章 9.3黑夜之幕·第二幕<骤雨>(2/6)
于连载的一回完篇幅限制,原文中只给了童话一次完整体现。按理来说,只要认真构思完成修改版的全文就可以算应付完作品了。但以我对你的了解,像你这样有准备写作用的取材笔记本,甚至连回忆小事都会记下的人,很难想象会对自己的创作这么敷衍。尽管没有登载,但你还是有写过完整的初始版吧修改版只是基于你私下准备的初始版中负面的地方进行修改而成,而并非是凭空创造的。我猜的没错吧”

    切入点太过意外让我不由地又抬起了头“是这样”他说的没错,我确实在写作前会准备大量的大纲草稿,当然也不会松懈于这篇“文中文”,确实有过很详细的初始版本。当年玲姐和小说担当编辑看到这篇时认为是我编不出黑暗的初始版才这么写,我还以为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才对。“但是安室先生为什么在意这个呢今天演的是修改版吧。”

    “我当然在意啊,因为我有个不充分的推理,想从你这里确认下真相就像是修改版里所说的走到阳光下的结局那样,我想寻求一个阳光下的真相。”

    “不充分的推理”他的用词引起了我的好奇,聪明的侦探竟然说“不充分”,还想来对答案难道说,他逆推出了整个初始版的剧情吗我真想再补充问一句你们侦探都这么无聊吗

    当然,听不到我内心吐槽的安室,提到推理就和打开了“主角模式”开关似的滔滔不绝

    “最早让我感觉到有明显修改痕迹的,是违和感。

    1,两位魔女。两位魔女的作用非常相似,让主角找到,觐见国王,在最后帮助主角从国王身边逃走。并没有分担太多戏剧性冲突,即使简化成只有一个,国王的谨慎也可以成为剧情冲突的理由。尽管在传统童话中经常会有复数的同作用角色,类似兄弟姐妹的数量,仙女的数量,但在现代创作里已经开始注重登场角色的化繁为简,避开同类型人设了。

    2,兄妹的怪病。主角设置为兄妹,可以理解是为营造哥哥奔波的合理性,童话首先需要让儿童理解,因此通常会用人类共有的出发点家族来进行剧情推动。无论是国王和王子,农夫和儿子,都是让孩子能立刻理解的关系。得病的妹妹促成主角行动,而后由妹妹体现努力的结果,逻辑清晰。然而在这篇故事中,兄妹的怪病是两人共有,他们的心态又是如此一致,这又与第一点的问题相似了。

    3,魔法药的设定。既然从头到尾魔法药仅仅是用来引起国王与兄妹的人性冲突,为什么要设置魔法药的详细作用呢实现愿望的神灯,或是能实现愿望的仙女魔女,这种程度才是孩子能马上理解的魔法。不如说,能实现愿望的魔女最后感动于兄妹的微小心愿而惩罚任性的国王,才更像是一般意义上的童话。勿论魔法药对于不死的两种解释,更不像是给孩子思考的。

    最后是4,魔女的心境变化。魔女既受到国王昭告的吸引,那必然有其贪婪的一面。她们拥有魔法药,却不去使用,是对未知的恐惧还是有另一层理由这样的魔女最后却被两种人性影响,做出了对国王进行惩罚的行为。虽说童话总有多少不合理,但在整个篇幅中都设定巨细的魔女部分忽然出现这样的转折,不得不说是为了让剧情完结把角色当做了工具人。

    很抱歉,我知道用看现实系小说的想法去分析童话十分可笑。莓爱里小姐若生气或是拒绝回答我也无话可说,不如说,我觉得这样的反应才比较合理”

    比起生气或是拒绝,我是第一次知道还有人这么分析我写的东西“安室先生好认真。”我只能由衷感到佩服,“连我都没有注意到这些”

    “没有注意到”他眉头微皱,依旧敏锐地抓住了我每一句无心之言,“莫非你只是任凭自己喜好随意写下的”

    “也不是不过,我对安室先生的推理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