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距离他们出京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的时光。蒋平的造船厂已经顺利造出了五十艘自行船,十二艘木制船, 其余三十八艘都是钢铁巨轮。
包拯站在仍在缓缓前行的巨轮的甲板之上, 眺望着不远处繁华的汴梁市井, 感慨道“不过半年而已, 真正是物是人非了。”
狄青笑道“如今汴梁城里一日一个样子。别说汴梁,哪里不是日新月异的。这自行船已经通行天下了。咱们昨夜才从应天上船,如今还没过午时, 居然已经抵京了。往前两三年,谁能想象得到呢”
他们在北方诸州郡走了一圈,最终从应天府坐自行船回了汴梁。
襄阳王一案已经过去快两年了, 应天府里换了新知府和转运使。城中的宗室们也没有谁还敢像襄阳王在世时一样一手遮天,因此虽然曾经饱受天灾的洗礼,应天府人民还是挺过了这场浩劫,将日子经营得红红火火。
包拯乘车路过应天府城外之时,见田间麦秀青青, 农人忙碌于田垄,扶犁牵牛, 已是一派太平丰足之迹象。
他捏紧了袖子里记载着北地官员贪赃枉法罪证的册子。
民生不易。这苦尽甘来的日子,不能被贪官污吏给毁了。
应天处于要冲之地,还住着些皇帝的宗亲。如今世上的五十艘自行船日夜来往于全国各大港口, 应天至汴梁这一段航线自然是热闹无比。
包拯至今仍是微服出行, 跟随着狄青的队伍。狄青乃是枢密使, 如今完成了皇帝的任务回京述职, 自然而然地包下了一艘自行船, 将所有随行的人马都装进一艘船里带回京城。
船将靠岸,船头吹起了号角,提醒码头上的人注意接引,也提醒仍在河道上徘徊的大小船只准备避让。
如今的自行船体积速度都非同小可,虽说靠近港口之前已经注意减速了,可被碰上一碰也是非同小可。
码头旁的大小船只都飞快地给它空出一块地方来,不敢于这个庞然大物争抢空间。
狄青笑道“这就要到了。咱们回京的消息应该已经到了官家的案头上,官家若着急要见你我,自然会派人在码头上传召。”
应天至汴梁的自行船是两天一趟的。他们当时在应天驻扎休整了数日,回京的消息随着上一艘船已经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包拯整了整袖子“就算官家不急着见我,我也得赶快进宫面见官家。”
狄青看了他的袖子一眼“不急。你是奉皇命出京的,比起他人,官家一定更相信你。”
包拯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早一分面圣,就多一分希望。”
他这一路搜集官吏罪证,虽说是微服私访,但难免有打草惊蛇的举动。他又是个一直到底的性子,油盐不进。各地的官员见不能收买他,便有想要斩草除根的。可惜他身边有武艺高强如展昭的江湖豪侠,又有狄青带着军队随行,竟然各地官员的切齿痛恨之下保全了一条性命。
不能收买,也不能灭口,有把柄被他捏在手里的官员就只好另生一计,先行遣人进京,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
狄青拍拍他的肩膀。宽慰他道“包御史,官家又岂是会受人蒙蔽的性子呢纵然有再多的人在官家面前嚼舌根,也威胁不到你一星半点。再说了,不是还有我吗若官家不幸听信了小人谗言,青自会为包御史辩白。”
包拯感动道“包某谢过狄兄了。”
狄青摆摆手“这般客气做什么。”
同行这半年多,两人都对彼此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狄青敬佩包拯的刚直不阿,包拯亦倾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