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人才,要么去招揽,要么去培养。
但目前赵受益目之所及的人才都有自己的立场要么站太后,要么站莱国公,反正没有站皇帝的。
像范仲淹和晏殊这一类为两党不容的,说实在的都是捡漏。
包拯和狄青属于有天命在身的,另算。
捡漏能活一时,不能活一世。所以赵受益一开始就打算在大宋朝办一所综合性大学。
没错,他要创办的,并不是专门培养文史专精的传统书院,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
文学历史要教,算数天文农科医学手工等等等等都要教。
晏殊这个第一任校长的人选,他也看好了有一阵子了。
千古留名的大才子,真是太适合去教书了。
但,如何说服身为传统封建主义官僚的晏殊同意创办一所兼容并蓄、包含所谓“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综合性大学呢
他还没思考出个头绪来,晏殊就为他了一个新思路。
他不需要说服晏殊去创办这样一所大学,他只需要让晏殊不得不创办这样一所大学。
所以他刻意将晏殊挤兑到了如今这样一个两难的局面中。
要么辞官,要么放弃为陛下办学的机会。
辞官是放弃了过去积累的所有政治资本,而放弃办学却是堵死了唯一一条出头之路。
晏殊权衡再三,终于选择了辞官。
而这种抉择,是赵受益刻意逼他做出的。
他必须让晏殊辞了官,以一个平民百姓的身份来办这所学校。
其实办学在哪里不是办呢,未必只有汴梁可以办大学。
只要他愿意,可以让晏殊一边做官一边为他办学。
晏殊被贬到哪里,学校就开到哪里。
但他却不愿意让晏殊这样做。
汴梁城的人知道晏殊是触怒了当权者,前途无望,但其他地方的人却未必知道。
如果晏殊顶着一部侍郎的身份出知外州,到了辖地,他就是正正经经的官长,收到的尊敬未必比在汴梁城里少多少。
就算是有人了解晏殊的过去,但那又如何呢县官不如现管,晏殊虽然在京城混不下去了,到了地方,还是个土皇帝。他要是以官长的身份办学,恐怕当地士绅趋之若鹜,稍微有头有脸的人都得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这可不是赵受益想看到的局面。
他不愿意让太多的富贵人家的子弟进入这个刚刚开办的学校。
不便于管理当然只是一个借口,晏殊如果出知外州,身为地方长官的他怎么可能管不住一群乡绅的儿子。
真正的原因是如果学生们都是出身富裕阶层,那么他们入学的需求,自然就是攻读圣贤书,再和晏殊这个曾经的朝中大员打好交道,好为以后的科举、做官做好准备。
说白了,这群人是抱着“学而优则仕”的念头来的。
而晏殊本人当然是支持这种做法的。
在他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再正确、再正常不过的了。
不为当官,谁读书呢
不为培养将来能在官场上出人头地的人才,开办学校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赵受益需要的不是一个只能培养官吏的干部进修所,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培养出各行各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
所以他只好在生源处下功夫。
乡绅家的子弟,如果想要努力上进,科举做官是唯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