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章 道士与花妖(1/3)
    也许是月色太好,也许是梅花沁人心,苏瑾之选择将这本书送个了谢景行。

    谢景行仔细翻阅,才发觉这是一本志怪小说,他先前看的那篇是序,后面是一篇篇异谈。

    序中写道情者,心之始也,情动而心生。其韧如蒲苇,喜怒哀乐为之系;又坚比金石,生老病死弗能移。

    此情可感天地,动鬼神。逐大道者视之为劫。

    然情可为劫乎

    夫大道非无情也,何欲求大道者乃欲无情耶

    是迷途也。

    何谓大道非无情者

    人各有道。有终生与道无缘者,有入定即悟道者。

    悟道者既能悟道,与道和也。

    道既与人和,此道无情耶

    人之道属人,大道属众生。

    大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日月往来,不可即焉;草木枯荣,不可转焉;岁即往矣,不可追焉。

    然日月盈亏而不缺,万物消长而不绝,春秋代序而不歇。此有情耶无情耶

    是以情不为劫,人视之为劫,劫乃成。

    后面的便是一篇篇关乎情爱的小说。

    谢景行却不甚赞同。

    情劫涉及男女之情,却一般与其他情无关。除非有修无情道者,才要斩断亲情友情爱情,其他修士都七情聚在,只是很单薄,大多数绝的仅仅只有男女之情。

    只因君子之交可淡如水,男女之情却烈如火,轻易沾不得。

    这篇序却把男女情爱与其他情混为一谈,有些不妥。

    然果真如此么

    谢景行还是生出一点疑问,便往下翻看。

    第一篇讲的是仙界有白玉京,白玉京京主是天生仙人,算出来自己将有一劫。

    他便忍不住去看此人,之后又将之接到白玉京。

    最后堕入凡尘,万劫不复。

    第二三篇在谢景行看来有些不可理解,便翻到最后一篇。

    最后一篇只有开篇一句,后面的破损不堪。

    开篇如此写道有仙人从九天之上俯瞰尘寰,见有一人立于花间,从此情生劫起。

    谢景行不太赞同书中的道理,却无法否认其中有大道至言,甚至使他得到了大道馈赠。

    可以想见这书的作者“顾行之”是何等人物,可惜无缘一见。

    想到此,谢景行罕见地叹息一声。

    苏瑾之听到了这声叹息,望了过来。

    他的目光如此幽深,望不见底。

    轰隆一声,外面开始下雨,雨中夹雪。

    谢景行走了出去。

    阿宁还在外面站在,他在看那盆花。

    那盆花慢慢发芽,新芽已经有手指头大小了。

    虽然长得很慢,到底还是活过来了。

    雨下大了,谢景行便收了花盆,带着阿宁走进另一间屋子。

    苏瑾之看不见阿宁,谢景行便没有提过,只等这个生魂恢复记忆,送他回去。

    谢景行时常与阿宁论道,阿宁虽然混沌,却比一般人对道的感知要敏锐得多。

    在谢景行说的时候,他认真倾听,时不时也会说上一两句。

    这般下来,阿宁身上的灵光更加明显,想必短时间内不会消散。

    但这样并非长久之事,谢景行几次试探,苏瑾之都不肯说,想必是宁微之事关系重大。

    若是这事关系重大,苏瑾之不能说,出去后也恐怕无法轻易得到关于宁微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