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糜旸目前是行大将军,但他终究还未真正开府治事,在军队的指挥权上,行大将军与丞相之间,很难说谁该听谁的。
甚至这种难说,还不仅源于职分上,还源于人情、世故、法理上。
诸葛亮深知,军队中最忌指挥不一。
既然如此,他便最好不到前线,这样可以让糜旸有充分发挥他才能的空间。
更何况诸葛亮也知道,若是糜旸得到了大量有生力量的支援,那他一定是有办法扭转战局的至少可以保住梁州不失。
这是糜旸之前多项的光辉战绩,塑造出的世人对他的自信。
诸葛亮见到邓艾的脸上,有着急不可耐的神色,他的嘴角露出几分笑容。
在决定自己不亲自领兵后,诸葛亮曾在心中考虑过许多领兵的将领人选,最后他力排众议选择了邓艾。
精兵唯有配强将,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
邓艾的能力在南中一战中,早已展露峥嵘,而从心志方面来说,目前剑阁内或许邓艾才是最心急救援梁州的那人。
见邓艾用请示的目光看向自己,诸葛亮会意的从一旁的杨仪手中接过一根令旗。
而当诸葛亮从杨仪手中接过令旗后,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本来寂静无风的剑阁内外,却陡然间有着微风出现。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一阵阵微风,正变得不断喧嚣起来。
察觉到这一幕后,诸葛亮身边的杨仪不禁轻咦了一声“这是东风。”
逐渐喧嚣的东风吹得万余精兵兜鍪上的血红缨羽不断摇动,亦吹得关墙上的绛红军旗猎猎作响。
东风的到来,让本来无战鼓声助兴的剑阁内外,瞬间弥漫着一股萧杀的气氛。
而杨仪之所以在察觉到是东风后,会轻咦一声,实在是东风在当世有着不同的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东风一般象征天远路长,前路艰辛,这隐隐对应着当下汉军要进行的大事。
至于第二层含义则是“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东风乍起在当世被南方人认为是神灵到来的征兆,而这种征兆亦预示着即将有好事发生。
东风的两层含义颇为矛盾,但在当下的这个场景中,却好似隐隐之间形成了某种统一。
前路艰难万分,可一旦成功趟过那艰险的前路,美好是否也会不期而至呢
诸葛亮听出了杨仪轻咦中的期许,而他,乃至于现在站在关墙上的一众公卿大臣,心中又何曾没有这样的期许呢
不及多想,诸葛亮果断的挥舞起手中的令旗。
当五彩令旗在东风中逆向舞动时,收到出兵讯号的邓艾,当即转身朝着一侧的山道上走去。
邓艾一动,在数百将校的指挥下,整支万余精兵的队伍,亦按照好排列好的队伍,跟在邓艾的身后朝着那不知前路的山林内走去。
万余精兵的走动引起了一阵阵甲胃的碰撞声,而在那铁器碰撞声之中,后续又响起了许多刀刃噼砍树枝草木的声音。
两种不一样的声响,在这一刻却好似汇聚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引得关墙上的公卿将相们脸上纷纷露出笑意。
乱世之中,何音最美
唯己方儿郎破阵之音也。
诸葛亮一直在注视着下方万余精兵的行进,由于草木幽深,走在最前方的邓艾的身影早已经看不见,而很快的被无边的山林吞没身影的兵士越来越多。
从诸葛亮的视角看去,都对广袤山林中的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