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姜维推开房门之后,他一眼便见到了他的母亲姜氏。
而姜氏见到姜维归来,本来正在绣花的她,立即放下手中的针线,然后脸上满布慈爱之色地看向姜维。
姜维是她的独子,自姜维之父战死后,她在这世间的依靠便只有他了。
姜母笑着招手让姜维上前,当姜维上前后姜母本想问他吃过饭没。
只是让姜母没想到是,在姜维来到自己身前后,还未等自己开口,姜维便径直跪在了她的身前。
姜维的这一举动,在令姜母惊讶的同时,也让她的心中浮现几缕担忧。
知子莫若母,姜母深知姜维会突然如此,肯定是有事相求于他。
而且这件事依照常理她是不会答应的,否则姜维不需要如此。
果不其然,就在姜维跪下之后,他对着姜母深深一拜后言道
“母亲,孩儿想去陈仓。”
姜维的声音并不大声,但他的这声请求落入姜母的耳中,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她耳旁炸开。
姜母下意识地脱口阻止道“万万不可。”
姜母有料到姜维可能会提一些她无法接受的请求,但没想到是这一点。
在汉代,世家子弟远行是很正常的事,也是被当做一种增长见识的历练手段,可是姜母为何会如此抗拒姜维去陈仓呢。
乃是因为姜母知道,陈仓一地的危险性。
在姜维之父战死后,那时姜维还年幼,所以天水姜氏的家业便是由姜母操持。
从姜维能有足够钱财阴养死士这一点来看,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十数年之间,姜母将姜氏家业操持的很是不凡。
这一点足以看出姜母不是寻常的女子。
她在未嫁人前,本来就是天水杨氏的嫡女,算关系的话,杨阜是她的众兄。
正因为个人能力不俗,加上与杨阜关系匪浅,所以姜母是知道陈仓如今是被大将军曹真,当做抵御糜旸的第一道防线的。
糜旸的威名,纵算是寡居在冀县的姜母也是有所耳闻的。
而在以讹传讹之下,糜旸在曹魏人的心中,基本与恶魔是划等号的。
姜母明知道陈仓将来会成为糜旸的主攻方向,他怎么可能还会让姜维去以身犯险呢
万一姜维有所差池,那么她将来该倚靠谁
姜维知道这件事会遭到姜母的极力反对,他也知道姜母反对他的原因是什么。
只是心怀大志的姜维,是没办法让自己一直呆在冀县中的。
历史上的姜维之所以会老老实实在天水郡担任参军,主要原因是历史上的那时季汉势力薄弱。
莫说姜维,就是整个大魏也没几个人会料到诸葛亮会主动北伐。
在那种情况下,凉州虽位处边境,但却被魏人认为比中原还安全些,所以姜维只能暂时呆在天水郡中等待机会。
毕竟他的人脉都在凉州,也不可能跑到扬州去建功立业。
但是现在的情势与历史上大不相同。
世人都知道,不出数年刘军肯定会大举北伐,在有着这点判断之下,好立功业的姜维,又怎么能按捺住内心中的躁动呢
至于旁人对糜旸会有畏惧,胆大如斗的姜维却绝不会有。
因为心中想建功立业,姜维的眼中已然出现泪水,他对着姜母诚恳地言道
“儿知道母亲求情杨公让儿担任天水参军,是在保护孩儿。
然大丈夫生在当世,又岂能碌碌无为乎
况且天水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