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二十二章 仲达崛起 既悼既檄(2/4)
军的方式来达到辖制张郃的目的。

    司马懿是万万没想到,曹丕会授予他都督之权的。

    现在的司马懿,还未有后来的野心。

    目前只想好好辅左曹丕的他,于公于私,他肯定是会对曹丕的此番封赏力辞不受的。

    只是面对司马懿的推辞,曹丕却握住司马懿的手言道

    “朕夜以继日处理国家大事,没有须臾片刻的休息时间,这是朕怕辜负天下臣民对朕的期望。

    如今册封你不是加以优荣,而是要你为朕分忧呀。”

    当听到曹丕这么说之后,司马懿见曹丕言语之中坚定神色甚浓,所以他便停止了辞让。

    面对曹丕对他的无比信任,司马懿的脸上浮现浓郁的感恩戴德之色。

    他对着曹丕深深一拜,然后言道“臣必不负陛下厚望。有臣在一日,誓不让贼军越宛城一步。”

    司马懿虽是正统儒家士子出身,但他身上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鹰扬之气。

    所以当他说出这番承诺时,曹丕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心安。

    而在曹丕与司马懿的对话之间,一直随侍在曹丕身旁的中书令孙资,已然润色好对司马懿与张郃的封赏诏书。

    在孙资将封赏诏书呈到曹丕身前让他预览时,曹丕从身前的玉盘上亲自举起传国玉玺,而后毫不犹豫的将玺身朝着玉盘上的诏书盖去。

    当一声玺印落盘的声音传遍大殿中后,曹丕的脸上浮现了喜色。

    这一盖,或许真的可以为大魏保住已经风雨飘摇的南阳郡。

    而这一盖,亦让以后的历史,走向了一个完全无法预料的方向。

    最讽刺的是,身为始作俑者的曹丕,却无法看到那一幕了。

    就在曹丕在宛城中封赏司马懿与张郃的时候,在数百里外的襄阳城外,一场规格浩大的葬礼正在举办着。

    这场规格浩大的葬礼,正是刘备为关羽所举办的。

    早在之前刘备带着关羽的灵柩回到襄阳城之前,他的一道诏令就已经传达到留守襄阳城的马良手中。

    在那道诏令中,刘备明确指出要荆州刺史马良效彷霍光故事,准备一应天子下葬的器具,来为关羽举办葬礼。

    当马良收到这道诏令后,他便立即按照刘备的吩咐开始准备一应天子下葬的仪具来。

    正因为有着马良的提前准备,所以在刘备预先定好的这日,汉大将军关羽的葬礼开始如期举行。

    汉章武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在襄阳城中的大汉公卿无论地位高低,齐齐换上素服,早早一日就来到襄阳城外。

    在刘备委任的治丧大臣,侍中、尚书邓芝的主持下,一众身着素服的大汉公卿全都躬身在襄阳城的城门两侧,等候着关羽的灵柩从城内运出。

    每位公卿的脸上,都带着浓重的悲色。

    而许多感情丰富的公卿大臣,甚至在关羽的灵柩还未出现时,就已经开始小声的呜咽起来。

    一声声细小的呜咽,在风声的牵引下慢慢汇聚在一起,最后形成一股十分悲哀的气氛,笼罩在襄阳城高耸的城门内外。

    公卿缟素,躬身哭丧,这在往日中就是专属天子至高的送丧规格。

    而在浓郁的悲哀气氛的弥漫下,当天边的第一抹阳光出现在襄阳城外时,一架六马所御的庞大辒辌车开始缓缓出现在城门之中。

    庞大的辒辌车之前,道道灵幡随风飘扬,似在招引着关羽的灵魂归来。

    而在辒辌车之上,本来属于天子专用的黄缯车盖正遮盖着关羽的梓宫。

    黄缯车盖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