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木门塞在丁奉的勐烈攻势之下,陷落只是迟早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正如张嶷所说,是可以派遣大军上岸了。
但是当张嶷的建议落入糜旸耳中时,糜旸却并没有下达任何命令。
就好像糜旸没有听到张嶷的建议一般。
张嶷见状正欲抱手再建议,但他的动作却被一旁的邓艾所阻。
邓艾用目光提醒张嶷,并且对他缓缓说出了一句话。
“攻敌之必救。”
在听到邓艾的这句话后,张嶷瞬间反应过来,糜旸为何对他的建议没有反应。
木门塞对西城来说是一道保命的屏障,申仪在得知木门塞遇袭的消息之后,是不可能会无动于衷的。
所以他很大可能会派遣援军。
但这时申仪的援军还未到来,若是糜旸的大军率先上岸控制住局势,那么畏惧糜旸大军的申仪,很可能就会打消救援木门塞的念头,从此龟缩在城中。
若是糜旸的大军不着急上岸,让申仪以为岸上目前只有数百糜军。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木门塞的重要性,因为糜军的人数不多,才可能让申仪下定决心派遣援军。
而这就可以让糜旸找到,在野外聚歼申仪大军的机会
正如张嶷与邓艾所想的那般,糜旸报的正是这种打算。
尽管这种打算会让岸上的丁奉及五百亲军陷入一定的危险之中,但慈不掌兵。
西城的快速平定,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
糜旸的眼神中映照着远处的火光,在那火光中是在为他拼杀的五百儿郎。
随后糜旸又将目光看向岸上矗立的西城,他的眼神中有着决绝。
也许在刚穿越那一会,他还不能做出这种决定。
但经历公安一战后,曾经掌握过数万人生死的糜旸,已经发生了改变。
身为主将,绝对不能感情用事。
否则若是申仪从此龟缩在城中,那么一旦攻城战开始,虽说西城的城防远远不如公安,但在攻城战之下,糜旸死伤的士卒数量,会远远大于五百这个数字。
至于申仪若坚定打定主意不救,那也无妨,反正木门塞已经是糜旸的囊中之物。
在这个时候,该如何选择,糜旸清楚的很。
丁奉率领着数百糜军,不断收割着身旁的申军士卒的性命。
虽说在收割的过程中,亦有不少糜军的身躯倒下。
但是因为两方士气相差甚大,加上数百糜军有丁奉这个勇将带领,所以申军的死伤比例远远大于糜军。
在这种情况之下,上千申军的溃败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但这时丁奉的心中却浮现一个疑问。
为何将军还不派大军陆续上岸,趁此良机彻底控制木门塞
但就在不久后,那不远处打开的西城大门,让丁奉明白了为什么。
从打开的西城大门中,正快速的跑出一队队装备精良的申军。
观那不停从城门出跑出的人数,申军至少在三千以上
而在那三千申军之中,领头的带兵将领正是申仪。
在见到西城中的援军出来的那瞬间,丁奉就知道了糜旸原来不是不能把握战机,而是他在等待更大的战机。
西城与木门塞距离并不远,在申仪的率领之下,三千多申军不久后就来到了木门塞之外,随后将丁奉的数百糜军给团团包围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