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们那时候虽然没有现在物质条件好,但是干出来的那些“惊天动地”这事儿一点儿都不比后世子孙少。
后世网络发达,张宇就曾在网上看到过,有个上幼儿园的小男孩儿,将妹妹装在书包里带去学校给同学看,他当时就有些惊为天人,岂料这是随根儿啊
张宇努了努嘴,有些艰难的挤出一句话“他当初就没挨揍”
“怎么可能没挨揍他爹娘当初把他屁股都快揍烂了那事儿确实把周家人给吓坏了,当时他爷奶还在呢,以老爷子老太太那股疼大孙子的劲儿,硬是没出来拦着。”
张宇“”
有了这个先例,等到后面,张宇再听说齐刚偷着把妹妹装在书包里,带去学校的时候和同学炫耀的时候,见多识广的他己经能保持风度,不再人前露出震惊的表情了。
无他,这种事儿发生的多了,几乎都震惊不过来了。
虽然他不是这部剧的男主傻柱,他们院儿也不像隔壁那么“热闹”,但是身为穿剧者的他多少应该还是有些牌面在的。
不过与傻柱身边发生的那些恶心人的事儿不同,张宇身边总会发生些稀奇古怪,把人惊的合不拢嘴的事儿。
后来随着事情发生的多了,张宇也欣然接受了这个设定,能帮把手就帮把手,不能帮把手就当乐子看,也算是弥补了失去网络的快乐。
张宇和郑狗子这边打赌,周家这一次能撑几天。
郑狗子猜三天,以他对周家老大的了解,对方顶多警惕两天,超过两天,就会恢复正常。
张宇猜五天,毕竟周家老大就算是再不靠谱,有过前两次的教训之后,平日总要小心一些才是,怎么着也得消停四五天。
因为打赌的原因,最近忙于婚事儿的郑狗子居然难得的天天回家睡觉,就是为了盯着周家的动静。
而事实结果向张宇和郑狗子证明,周家大儿子远比他们想的更不靠谱。
第二天晚上,张宇刚吃完饭,就听见周家又闹了起来。
听到惊呼声的那一刻,张宇的耳朵刷的一下子竖了起来,力图不放过丝毫动静。
听着听着,觉得不够过瘾,张宇索性打开门,跑到周家门口,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张宇过去的时候,发现观望的人并不止他一个,在他前面周家门口已经围了好几个人了。
就着周家人的三言两语,张宇慢慢拼凑出了事情真相。
待到真相出来的那一刻,张宇晃晃脑袋,又使劲拍了一下自己的脸,试图刚才听到的都是事实,不是听有人在讲故事。
原来眼看着小妹喉咙慢慢好了,不再需要再顿顿喝粥了,周家老大就觉得妹妹受苦了,琢磨着做点儿好的给妹妹补补身子。
吸取了上两次的教训,周家老大这一次不敢再给妹妹吃糕点和鱼了,于是他就把主意打到鸡蛋上,想着鸡蛋总不会出错吧
但是光炒鸡蛋,也不出数呀。
其实周家老大思来想去,最后把主意打到了炕头上那丛绿油油的“蒜苗”身上。
往年周家是不烧炕的,单纯凭炉子和煤炉取暖。
后来张宇他们改造房子的时候,不都给家里安排了坑,院儿人这一瞧,再一试用,就觉得挺好的,冬天把炕烧的暖乎乎的,人一躺上去浑身都透着股暖和劲儿。
再一看,还能支口锅,下雨的时候也不用再跑墙角那跟人排着队用锅了。
挺好于是,隔年同院儿里的人家几乎就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