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5章 冬季行车,遇到了大麻烦,鬼列车(1/7)
    atbaatba火车头上。

    “张师傅,辛苦了”

    李爱国接过本子检查一遍。

    看到气压表的升压有点慢,却也在合理范围之内,行车时间到了,便带着刘清泉和老郑上了火车。

    炉膛内的火苗攒动,司机楼内很热呼,跟开了暖风机差不多。

    李爱国将帽子摘掉,挂在侧面挂钩上。

    拉响喇叭,接了调度单子,开着火车头来到了京城站。

    乘务组今天的工作也很繁忙。

    白车长和张雅芝他们除了要招呼乘客们上车,还得给车厢做保温措施。

    忙碌一阵子,火车正点出发。

    最开始李爱国还没觉得。

    列车刚驶出京城,进入了慢上坡路段,就感觉有点不对劲。

    气压表上显示的气压一直升不上来。

    列车是靠蒸汽驱动的,气压不够,就跟油车没油,电车没电差不多。

    “老刘,你也去帮老郑添煤。”

    李爱国盯着气压表,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

    刘清泉本来还有些不以为然。

    131次列车是载客列车,不是运货列车,一般不会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

    出于对李爱国的信任,还是站起身来到了老郑身旁。

    填煤也是个技术活。

    锅炉燃煤室炉门的开合,也是利用气缸风力推动鞲鞴。

    开炉门,填煤,关炉门,辍煤,再开炉门,填煤这些往复的动作必须一气呵成。

    刘清泉是老副司机了,也是半个司炉工。

    在炉门张开的一瞬间,歘的一声,将一大锹煤湿漉漉的煤,洒进了炉膛里面。

    刚铲了一铲子煤,他就觉得不对劲。

    “李司机,炉膛里有焦疙瘩。”

    李爱国心中一凛,大声吼道“赶紧清理老郑,上钩子”

    焦疙瘩是煤炭没有完全燃烧的产物。

    有这玩意压着底火,炉膛内的火肯定不会旺。

    老郑找来一根五米多长的钩子,跟刘清泉相互配合,花了好大一会功夫,才算是将焦疙瘩扒拉了出来。

    哐。

    掉在地面铁板上,李爱国瞅了一眼,足有人头那么大个,躺在地板上冒着灰烟。

    随后,刘清泉和老郑又从炉膛内扒拉出五个焦疙瘩。

    摆成一排溜,个个冒着熏人的焦炭味道。

    刘清泉骂骂咧咧“咱们是客运列车啊,上煤组的那帮家伙,怎么整这些劣质煤坑人。”

    “不一定是劣质煤的原因。”

    李爱国总觉得不对劲,只是这会想不明白,只能让刘清泉注意炉膛,要是遇到焦疙瘩,第一时间扒拉出来。

    等火车头回到机务段,送到整备车间,让专业师傅检修一遍。

    在随后的行车过程中,因为炉膛内的火一直烧不旺。李爱国不得不把汽门开大一点。

    刘清泉和老郑两人忙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总算是稳住了汽压表指针不断下降的趋势,勉强将汽压稳定到14千帕。

    当然,李爱国身为老司机还有几个招数可以用,

    比如启动自动加煤机和借水。

    只不过这两个办法都有弊端,所以只能让刘清泉和老郑辛苦一点了。

    131列车此时冒着浓浓的黑烟、喘着粗气、慢吞吞地行进,就像是一头没有填饱肚子的老黄牛。

    不过好在没有晚点,准点抵达了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