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事低下头,毕恭毕敬道“殿下,今天您出门之后不久,宫里边就来了人,千秋宫传召王妃娘娘入宫说话,这会儿人还没回来呢。”
皇长子脸上的神情倏然间门顿住了。
千秋宫。
这场谈话,其实早在皇长子往太后娘娘面前来求助那天,就应该有的。
如若朱皇后还在,作为嫡母,也作为中宫皇后,该是她传召皇长子妃入宫说话。
可偏偏朱皇后早已经薨逝,宫里边其余人,无论是贵妃还是大公主,都不太适合对皇长子妃进行说教,所以到最后,这事儿就只能交到太后娘娘手上。
皇长子妃这段日子以来过得提心吊胆,眼见着瘦了,人也憔悴了。
那一夜的惊变之后,始终没有人对皇长子府上的变故发表评述。
宫里也好,中朝也罢,皆是不置一词,既没有公开追索凶手,也没有问询她这个惹出事端来的人,就连皇长子,都没再说什么。
可皇长子妃显然无法因此宽慰,只觉得愈发忐忑惊慌。
因为这意味着,皇室并不打算将此事进一步闹大,而这种息事宁人,本身就是在告诉她你惹到了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人
闯了祸,但是又没有人来对她进行问责
这简直就像是一把剑悬在半空中,随时都会掉下来一样
皇长子妃接连数日夜不能寐,清晨梳头,都会掉许多头发,整个人骤然间门苍老了好几岁。
这日得到千秋宫的传召,她就知道,那把悬在半空中的剑终于要落下来了。
进殿之后,她穆然行了大礼,默不作声地跪在地上,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太后娘娘向来不耐烦说那些虚的,这会儿见了,便开门见山地说“你的性情太毛躁了,还是再养一养吧。你是愿意在王府里静养上几年,还是想度为坤道,过几年再还俗”
皇长子妃愕然抬头。
太后娘娘没再说话。
林女官侍立在旁,则轻声道“王妃娘娘若是想继续留在王府,就安生养几年病吧。如若不然,不如舍了世俗姻缘,度为坤道,过几年之后再嫁也好,独享自在也好,都随您的意。”
这就是在问她,是愿意交出主母的权柄,在王府养病几年,还是就此出家,从此与楚王府再无关系了。
皇长子妃不想,也没法选第二条。
登高过的人,再跌下去,是很痛苦的。
太后娘娘说的可不是出家离了王府,就能马上自由自在,还是在道观里静修几年,叫神都城里的人都淡忘了此事,这才算完
她今年二十六岁,再过几年,三十岁了,就算是再嫁,又能嫁给什么人
神都城里二嫁三嫁的例子也不算少,但皇长子妃很清楚,如果第二次嫁的还不如第一次,那还不如独身一人来得快意
她上哪儿去找一个比皇长子更好的婚嫁对象
若是不嫁
她要是没有婚嫁的心思,还在闺中的时候就干脆出家做女道士得了,何苦忙活这近十年,最后兜兜转转一场空,又重回原点
皇长子妃只能选第一条。
起码,她还是皇长子妃。
且皇长子此时唯一的子嗣,也是这一代的皇长孙,是她的陪嫁侍女生的,尤且养在她的膝下,就算真的静养上几年,有大义名分和皇长孙在手,总是能卷土重来的。
皇长子妃想通了这一节,便毕恭毕敬道“孙媳妇愿意在王府静居几年,修身养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