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983【地震、地裂、旱灾、沙尘暴】(2/3)
得灾后出现瘟疫。”

    “第三是防备叛乱。那些部落酋长和牧主,草场、田产被没收拆分,极有可能趁机造谣起事。”

    “第四是安抚人心。不止是用救灾来安抚,还要以毒攻毒趁机宣传。就说这次地震是西夏社稷倾覆,龙脉彻底断绝了才造成的。地震以后,西夏龙脉断绝,西夏再也不能复国一切灾异,都推到西夏头上,我大明是来救苦救难的。”

    银川府迅速安排着一切,同时还把这四道政令,派信使飞马送去宁夏各州县。

    总督所在的银川府,很快就平静下来。

    谁知二十日过去,又来一次地震,而且震中心转移到夏州那边。

    夏州地裂,喷涌泉水

    继而又刮起前所未见的沙尘暴,黄沙堆积出二十米高的沙丘。沙丘连着沙丘,犹如一道道长堤,一共有好几千百姓被沙尘埋葬。

    历史上,这一连串灾害,导致西夏盗贼四起,起义军遍布近半国土仅兴庆府一地,死于地震者就超过万人。

    如果朱铭知道有这种事,他去年肯定不会出兵,而且等到各种灾害之后再动手。

    现在等于接到一个烫手山芋,还得花费大量精力和钱粮用于维稳

    鸣沙县东部。

    早在夏商时期,这里沃野千里,羌戎等民族于此游牧。

    秦汉时期,关东地区的百姓,陆续迁徙至此开垦。

    此后朝代变换,时而放牧,时而农耕,最终形成半耕半牧。

    水土流失逐渐严重,许多地方变成光秃秃的黄土山梁。

    西夏刚开国那几十年,官府还曾组织百姓开挖灌渠。这几十年来,灌渠早就堵塞荒废,农作物从小麦逐渐变成小米。

    六月,旱情愈发严峻。

    这里的三个部落酋长,联合召集十多個曾经的大牧主、大田主商议造反。

    酋长星多保忠愤怒道“我们去年在灵州投降,虽说没什么功劳,却有许多苦劳。帮着稳定治安、搬运辎重,累死累活却换来什么那可恶的炫州知州、州判、指挥使,招我们的族众去疏通灌渠,结果只疏通黄河两岸的灌渠。我们这里的灌渠,一条都没有疏通”

    “我早就已经打听过了,别的部落在灵州疏通灌渠,领到粮食比我们多得多我们这边,累死累活挖渠,只能领一点粮食糊口。还有灵州分给百姓的种子和牲畜,是我们这边的好几倍。人家灵州还给锄头镰刀,我们这里一样都没有”

    “在座的各位,都是大牧主、大田主。投降之后没什么赏赐,却还要分走我们的牧场和农田。在大明第一年就这样,今后还不越过越艰难”

    “我听说,西北、东北那些州县,到处都有灾异发生。这肯定是大夏历代皇帝的英魂回来了,他们会保佑我们赶走明军。我们在这里起兵,还有其他部落在别处起兵,到时候推举一个宗室兴复大夏”

    类似场面,在宁夏各个地方出现,但情况又有所不同。

    鸣沙县东边的三部起义,确确实实是被官府逼的。底层农民、牧人虽然分到了农田和草场,但拿到的赈灾粮、种子、牲畜严重不足,官府甚至连一把农具都懒得发。以工代赈修缮水利,也只在黄河两岸搞,这边的贫瘠黄土地啥都没捞到。

    从上到下,各个阶层,都被煽动起来造反

    再说石州那边,就又不一样。

    首领们刚开始煽动,就有小牧主跑去报官。

    不是牧人报官,而是小牧主报官。

    在农耕地区,有大地主和中小地主。

    在草原地区,也有大牧主和中小牧主。辽国如此,西夏亦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